《微习惯》6 读后感
既然选择好微习惯,虽然目标微小,但也具有具体的执行步骤:
第一步,选择适合自己的微习惯和计划
拿出一张简要清单,想下重要的习惯并写下来,作为第一步参考清单。
建议微习惯数量不要超过四个,精力容易松散。而且超额完成的可能性越低。
一周弹性计划,从一个习惯开始,持续一周时间,然后进行评估并选择一个长期计划,最好在日历上标出一周计划。
单一微计划,对一个目标的重要性超出其他目标。对自控力弱的人,这个计划是最好的选择。
多项微计划,最高级的一个策略,如果刚开始想尝试多个微习惯,多到无法持续完成,根据微习惯的难度,如果你想一次性培养多个微习惯,可以试试。
把你的习惯变成一小步不要被社会标准、更高更大的思维习惯以及自尊心受影响,设定目标时把动力和精力水平的剧烈波动考虑在内,把想要的习惯弱小,骗过大脑,赢得意志力的比赛。
如果还是感到抵触,用有创意的方法让行动变的很小很小。
如何培养每周微习惯?
以周为单位需要更长的时间养成对于混合微习惯。开始时不要设定任何限制。让自己舒服地适应变化。
第二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最好的习惯直接来源于你的生活观念,用“为什么钻头”找来源,找到事物核心问题。
第三步,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
培养习惯依据有两种:时间和行为方式。生活比较有规律的人,可根据时间来选择,而平时时间比较灵活,根据行为来选择习惯可能会更好。
作者喜欢把全部依据都放在“一天一次,随时可做”的保护伞下,让事情变得简单。
第四步,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自我损耗和意志力能量来源一样,实践证明,食物能将其恢复。
锻炼的时候,大脑会释放让人感觉良好的内啡肽,被称为“跑步者的愉悦感”。
假设将行为与完全不相关的回报建立关联,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给大脑一个有创意回报,比如大笑,因为大笑能释放让你心情变好的化学物质。
如果想更加幸福,享受成就感让自己对生活满意。
满足感等抽象回报和思维方式密不可分,所以要强调一点一滴的成功。
回报会激励我们重复某种行为,也能恢复意志力。
第五部,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想到某件重要的事,立刻写下来,用大日历来追踪微习惯进展,每天检查给成功完成任务打钩,每天晚上睡前都要问自己“今天我完成微习惯了吗?”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建立习惯,做好三件事:强化意志力(反复强迫可执行可实现任务),当下取得进步(超额完成),不耗尽意志力(取得成功的关键)。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微习惯策略的全部益处、力量和优势都取决于你在纸面上和心里始终保持在微小状态的能力。通过小目标做更多的事,把期待值放在坚持目标上,不要对量抱有太高期待。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没有抵触情绪,认同身份,行动无需考虑,不再担心遗忘,常态化,它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