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几年B端产品经理,我想放弃了
有这么一类人,看似业务员,但其实是个产品经理,这就是传说中的B端产品经理。
最近几年,随着企业服务的兴起,这群不一样的产品经理,也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渐渐被大众所熟知。
所谓B端,即Business,服务对象是公司。比如常见的钉钉、企业微信、阿里巴巴、财务软件。
经常拿来和B端一起讨论的,有C端、G端。
所谓的C端,即Customer,服务对象是普通个人。这就很多了,我们平时用的微信、支付宝、淘宝这些。
所谓的G端,即Government,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比如给政府做的门户系统,税务软件等。
而今天要讨论和对比的范围,仅在B端和C端之间,仅从产品经理角度。
结合这几年的实际经验(以家电售后行业为案例),企业服务(B端)之所以难做,离不开有以下几点原因:
01
业务逻辑:很复杂
做C端产品的人都知道,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用户体验、交互细节。可以为了一个按钮和文字,修改N版。为了是给用户呈现最佳的展示效果和使用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各种APP去感受、去琢磨。正所谓,天下产品一大抄,你抄我,我抄他,世世代代好朋友。
但B端不行,考虑的重点就不是所谓的体验,而是流程的优化。
我们不会为了一个文字去纠结,但我们会为了一个流程而焦灼。我们不会为了一个按钮而发版,但我们会为了一个逻辑问题而通宵。
更难的是,每个公司的业务流程都存在着差异。
以家电售后为例,一个简单的旧备件返还流程,就分成了很多版本。
A公司:维修师傅直接返回到总部;
B公司:维修师傅返回到网点,网点返回到总部;
C公司:维修师傅返回到网点,如果有中心,网点先返回到中心,中心返回到总部;如果没中心,网点返回到总部;
D公司:维修师傅返回到网点,根据备件的类型再决定是返回到中心还是总部。
这些流程,别看我现在梳理的清清楚楚,当初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那可是凤凰欲火焚身的感觉。
建议:深入了解每个公司的实际业务情况,不要瞎猜,不要意淫。
02
需要功能:多而全
产品界流行的“如果不能一句话介绍你的产品,那就说明产品定位有问题”,我想也仅仅是对C端来说的。(现在看来,有些C端产品用一句话也介绍不完了,比如你懂的)
对于B端来说,如果能用一句话介绍完,只能说明产品做的不够深,不够好。
C端产品,每个版本的更新迭代,最好不要超过2、3个功能点。甚至有时候,可以为了某个运营活动而单独发一版(比如618、双十一的时候)。
对于B端来说,衡量产品完善度的,不是功能点数,而是看是否满足具体业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B端产品,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会越做越大,什么功能都想要。因为对企业来说,需要的是一站式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解决一两个问题就可以的。
以家电售后为例,正常来说,我们只需要为企业提供售后订单管理的功能即可,当然了,仅仅是这个业务流程也会涉及到很多环节,这些还都是必备的环节,否则整个售后订单业务就玩不转。
在满足了整个业务需求后,我们的企业,还会提出用户收单的场景、商城搭建的场景、用户营销的场景。这些看似和售后没有多大关系,但也都是从一个点延伸出来的。
这种时候,如果能够和第三方进行合作对接那是最好,如果不可以,只能自己做了。
建议:核心业务满足,周边业务融合。
03
产品需求:定制化
我们在设计C端产品的时候,会准从一套普罗大众所熟知的标准,而且这样做,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比如微信将扫一扫功能普及后,后来者都叫扫一扫,大家也都理解并接受了。
但这样情况放在B端,就可能有些不适用了。有些行业、公司,可能会存在特殊性。
就以产品配色来说,有些公司有自己的主色,所有的系统必须使用同一套规范。那些什么设计原则和规范,在这个大背景下,都是形同虚设。
以家电售后系统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该怎么样满足个性化。
第一个例子是字段的显示名称,比如产品类别,有些公司叫产品大类,有些公司叫产品类目,这时候就无法用同一套标准。我们能做的是,将这个显示名称配置开发出来,让每家公司自己去配置。
第二个例子是系统的登录页面,里面的logo、配色、背景图,每个公司都不同,这时候就需要将这些内容开发出来,让企业自己去定义。
满足需求个性化,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去定义、怎么去配置、开放到什么程度。在我看来,没有任何的捷径可以走。唯有不断收集需求,深耕下去。
建议:尽可能多的接触不同类型企业,求同存异。
04
版本控制:看业务
做C端产品,通常都会有一个Roadmap,会按照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产品进行规划。除非有重大BUG,一般的版本更新都是可控的。这时候,考验的是产品的规划能力。
但是做B端,所谓的版本,完全是配合公司的实际业务,可能3个月不更新,也可能一个星期更新好几版。有时候也会为了老板的汇报而更新整个配色。
记得有一次,我们连续加班两周,第一周是上线功能,第二周是下线功能。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为了利用过剩的服务能力,我们将一部分师傅开发出来为其他商家服务,刚开始公司定的是中间费用是10元。为了这个,我们从下单、服务、财务三个环节都进行了更新,花了一周时间,终于上线了。
上线后,公司又觉得这样不靠谱,于是又决定取消中间费,连这个概念都不能体现,于是又花了一周,把之前做的全部修改掉。
每个决定,在做的时候,都是深思熟虑的。但推翻的时候,也是很干脆的。
建议:多备份、多保留,能回退才是王道。
一些想说的话
做C端,我们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通过所谓的用户思维去感悟、去体会,然后提炼(参考)出一套符合大众标准的产品就可以了。
做B端,没有所谓的角色代入这回事,唯有深入企业,了解实际业务操作流程。能将线下流程完全搬到线上就已经是难事,如果还能进行流程优化,提升效率,那更是难上加难,如果做到了,离成功也不会太远。
看到这里,如果你问我是不是要放弃了,我想答案是不会的。探索未知,知难而上,这是一个B端产品人的自觉。
尾巴
这世上,没有一件事是简单的,唯有坚韧,才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