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轻信“有人20岁就已经死了,到了70岁才埋葬”

2019-11-19  本文已影响0人  星之所往

“有人20岁就已经死了,到了70岁才埋葬”。

这句话已经在情感类文章里看到了无数次,初次看到和多数人看到之后内心的感受是一致的,抗拒一眼望到底的生活,想要努力,想要成功,想要做出改变,不想二十多岁就这么平淡无奇一直活到七十岁,一点波澜都没有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为什么一句话就能让你有如此这般的危机感,甚至还有情绪上的波动?首先,请试着把自己当成局外人去看待这句话。

谁能保证你20岁”死了“还能等到70岁才能被埋葬?

如果不是疾病以及天灾人祸,20岁你想”死“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你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生死,学习,工作,社交,娱乐,生活没有哪一件事能够允许你20岁就能轻易撒手人寰。什么?啃老族?富二代?人家纸醉金迷的生活都还没尽兴呢,啃老也得有实力才能如愿。

”二十岁就已经死了,到了七十岁才埋葬“的生活很糟吗?

你凭什么看不起这样的生活?经历过?还是自命不凡?有的人光是活着都是奢望,活到七十岁既要看本事还要靠运气,试问你能保证自己可以吗?有的人赚到了钱,却没活到七十岁。你能活到七十岁,至少说明社会这条”食物链“都输给你了,没能让你二十岁就把命交代了。

二十岁到七十岁,人间五十年。十年的变迁尚且够逼迫你蜕变的了,五十年一成不变你做一个我看看吧?容易吗?婚姻承诺一辈子大多数转身都会变,你这五十年不变谁能允许?与世隔绝?陶渊明算是世外高人了吧?他到今天都没有做到与世隔绝还活在初中的语文课本里任人品头论足。

猛然发现,一切情绪煽动,一切的毒鸡汤之所以能够唬人,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你把自己给代入进去了,让你觉得那些看起来像是在描述自己的句子怎么可能会没有道理?否定它们就好像否定了自己一样。人们早已习惯自我肯定的生活,不甘于去否定假想中的自己。

最后再来看看这句话,”有人20岁就已经死了,到了70岁才埋葬“。这句话其实就是一个陈述句,反复读几遍只产生一个问题,二十岁挂掉为什么七十岁才入土?别想太多啊喂。

凡是看似有违常理的结论,都可以被人用来添油加醋,再和你自身产生连接,或让你产生好奇心,或让你逐渐坚信不疑。试想一下,你有没有被一些新闻标题骗过?当你因为一句话产生情绪波动的时候,请试着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待,因为它很有可能是别人给你编织的一个故事。目的,就是为了让你陷入其中。

当你看到这句“有人20岁就已经死了,到了70岁才埋葬”请不要焦虑,因为在局外人看来”20岁和70最后都要埋“,雕虫小技休要唬我,路还很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