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规划小理解

2019-04-02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妖姗姗
风险规划小理解

今天临时接到一起身故案件,和同事一同前往事故地处理,此时此刻终于回到家。

X先生,32岁,从事房地产工程造价工作,家庭和美,新房刚装修完毕,有一个11个月大的女儿,似乎人生正进入全新而充满希望的阶段。然而突发抽搐昏迷,送往医院抢救后宣告死亡,死亡原因初步认定过劳导致心脏骤停猝死。案件过程清晰,相信很快会完成赔款给付。在与警方、医院及单位的沟通中,大家纷纷对死者的表示惋惜,也都说到,钱买不回生命,但能留些钱给妻子和孩子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其实处理的死亡案件不算少,以前总觉得自己很年轻,死者的年纪似乎都比自己大很多,有时候也是生命周期的自然法则。但渐渐的,当处理到越来越多比自己年轻的人的案件时,那种感觉真的不太好。

身边很多朋友跟我说,有了医保和补充医保,额度逐年提升,够用了,对此我不需要保险。我很少争辩,我觉得个人理解和考量不同,无需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就保险来说,其实就是一件防范风险的金融工具。买健康类保险,无非就是让自己生病的时候更有尊严、更从容些;买身故类产品,万一人不在了还能留下点什么。你不愿意,没有人会强迫你。

一直以来推荐得比较多的就是重疾+百万医疗,打包了大病治疗的费用。重疾属于确诊一次性赔付,百万医疗属于住院诊疗费用报销产品,年度百万以上的医疗费用保障额度,相信对医疗费用压力定能有有效缓解。最近一、两开始比较喜欢推荐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都是属于保障身故责任的,生命无常。有人会说人都没了,要钱有什么用。人确实不在了,但活着的人生活仍要继续。理智到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这篇短文不是什么软文广告,只是自己对风险规划的一点理解。珍惜当下,爱惜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无论如何,都愿我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