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教室

2023-08-22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成群

今天的集体备课,我们讨论的话题从“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高效的课堂?”到“创建什么样的班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

讨论的结果分别是:“摸着石头过河”和班级不能太“沉闷”。

可萦绕在我脑中的问题是:摸着石头过河,到底要摸多久才能摸出个头绪?我心里没底。

为什么班级太沉闷?怎样才能不沉闷?

这让我想起去年接手的高三(2)班,几乎每个老师都向我告状:课堂太沉闷,老师激情彭拜,学生无动于衷,经常在讲台上唱独角戏。

怎么办呢?

如果我把老师们的话告诉学生,或者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回应,很可能出现学生为了迎合老师或者因为忌惮严苛的规矩,而失去了本真的学习状态。

正当我为此事一筹莫展时,两个女生哭着找我,要求调位,理由是不适应最近排的座位,跟周围的同学不熟悉。

啊?这还得了,三年同学不熟悉?我又想起学校在不久前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排查表,表上的“迷茫”、“焦虑”、“压力大”等等,这些字眼不断回旋在脑海。

我似乎找到了“沉闷”的原因:缺少“人情味”!

同学们不交流,内心的“迷茫”、“焦虑”无处释放,高三紧张的学习状态无法缓解。在这样的关系构成的教室里学习,一个个干巴巴、硬邦邦、冷冰冰的面孔,即使考上大学又如何?让同学们学会互助互学,学会倾听和关爱,让教室充满“人情味”,即使考不上大学又如何?

于是,一系列交流举措步步实施,自习课上允许在教室角讨论问题,课堂上带着学生做游戏.....。渐渐地,虽未能形成充满活力的班级,但也改变了些许“沉闷”的状态。

今年这个班目前人数不多,但依旧沉闷,我得继续努力,构建一个人际关系和谐的具有“人情味”的班级,希望教室里每个人的存在都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