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简友广场

纪录片《河西走廊》承现历史视角(下篇)

2020-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耿小耿

第六集:丝路-魏晋南北朝,中原动乱,河西割据,丝绸之路阻塞不通。西域商人止步于河西走廊,使这里在隋朝初年成为国际贸易中心。隋炀帝西征举行了外交与商贸盟会,接中原与西方世界的丝绸之路再度畅通。

       启用精通经史典籍的山西人裴矩,他突然想起三国曹魏时期的敦煌太守仓慈(淮南人), 当时遇到同样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于是裴矩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裴矩对这些商人的想法有了准确的认识。裴矩策略减税,商路上设置新的驿站聚集点,集中派军队保护通过河西走廊,完美的体现了降低交易费用创造财富的巨大推动作用,裴矩推行的这一系列贸易政策,使得河西走廊重新恢复了兴盛与辉煌。 隋炀帝打败了位于祁连山南部的游牧部落吐谷浑,保障河西走廓的安全。

裴矩

        裴矩在《西域图记》中详细记载了44国的情况,并绘制了大量地图,更为珍贵的是在这套书的序言中从地中海东岸通往敦煌的三条重要通道 北道:地中海-士尔其伊斯坦布尔-渡过北流河到突厥可汗庭-经铁勒部巴里坤湖进入新疆-向东过哈密-沿天山北麓进入河西走廓;中道:从波斯湾到伊朗--经过乌斯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翻越帕米尔高原-经过喀什 库车 焉耆-吐鲁番到敦煌;南道:从印度洋到印度北部-经过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南麓-经过喀什 库尔干 叶城-和田 若羌-到敦煌。

地中海东岸通往敦煌的三条重要通道

         隋炀帝开凿运河,开疆拓土,经营西路,重开丝路,开创科举制选拔人才。奠定了大唐繁盛的基础,正因他急于求成、不恤民力,耗尽了国力,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可谓是隋炀帝“利在千秋,罪在当代”。

第七集:敦煌-盛唐是丝路最繁荣的时期,也是敦煌艺术最辉煌的年代,长安工匠开凿敦煌石窟并绘制敦煌壁画,见证了丝路的繁华并成为大唐盛世的缩影。

       有个叫乐僔的和尚,在鸣沙山开窟造像,叫敦煌莫高窟,供养神灵佛祖,祈求得到保佑。隋朝时期已经有100多座石窟,在盛唐时期,有个无名氏(李工)以自己高超绘画技艺开始在石窟绘画。

        220窟南壁——西方净土变,绘制着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图景;北壁——药师佛经变,七尊药师佛像站在莲花台上,流光溢彩装饰华美。东壁——维摩诘经变,菩萨维摩诘的经典故事,人物神情生动姿态得体,被视为敦煌壁画中的巅峰作品。

        敦煌翟氏家族,他们是著名的莫高窟的修建家族,主持建造的是道弘,李工负责绘制,第96窟---弥勒佛窟,大云寺就是莫高窟最大的大佛,35米高的北大像佛。唐代壁画以规模较大的经变画为主,几乎将整个佛经的复杂内容绘制成一幅画,基本上改变了魏隋壁画那种横幅连环故事的结构方式。每一座家窟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家族观念与思想,它们是佛教文化最具体最深刻的历史见证。

       党河成为流入敦煌重要河流,中国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是与来自印度和中亚地区的佛教文化交流融合,获得了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到了隋唐,这种混血艺术逐渐完成本土过程,从而酝酿出中国美术的黄金时期。吴道子正是这一时期最为传奇大家,绘制的线条既柔软又强劲,为后世创立了示范性粉本。以220窟为代表的现存17个洞窟集中反映了唐代文明的宏大辉煌。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被称为敦煌壁画艺术的极品。飞天的形象,美轮美奂,拥有很高的审美和历史价值。

第八集:会盟-河西走廊通着分处南北的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 首领举行了关于和平会谈。随着元朝建立,西藏归入中国版图,凉州会盟深刻影响了此后数百年中国的政治与文化格局。

       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横扫亚欧大陆,成吉思汗摔马去世,他的次子阔端成为河西走廓的统治者,入住凉州(武威),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因内乱瓦解,由不同教派管理,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恶劣和政教的社会组织,阔端听取了多尔达建议放弃武力改和谈。

        由吐蕃高僧萨班(名字译为大学者)合谈,他是 藏传佛教历史上获殊荣第一人,延绵的雪线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关乎吐蕃归顺蒙古的重要会谈进行了深人的讨论,阔端愿意皈信佛教,而吐蕃顺应时代潮流归蒙古政权统治。

  凉州会谈

        凉州会谈,揭开了西藏历史发展新的一页,这场七百年前的会盟,在中国波澜起伏的大历史上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让青藏高原的各族人民免遭战火杀戮,结束了藏地四百余年的分裂局面,从此青藏高原纳入元朝版图。同时萨班希望藏传佛教传播更广泛地区,70岁在凉州圆寂,为他建造了灵骨塔--白塔寺,藏传佛教寺院遍布全国,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

萨班和幼年的 八思巴

        同时佛教文化开始深刻影响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他的侄子八思巴也将步入一代帝师的传奇命运。多民族文化为八思巴打开了眼界,积累了政治经验,掌握了蒙古语言,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除掌管宗教事务,还是隶属元朝中央政府的吐蕃区最高行政长官,跻身中国历史上伟大藏族政治家的行列,并成为藏传佛教一代宗师,对元朝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九集:苍生-随着明朝西北防线逐步收缩,河西走廊因闭关锁国渐趋沉寂。以嘉峪关城为视角,讲述明清时穿越东西方人士在河西走廊的经历与见闻。在风雨飘摇的帝国晚期,新疆危机的爆发再次唤醒了中原统治者对河西走廊及广阔西部的重视。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在遥远的东方有契丹王国(中国),罗马教延和葡萄牙国王派耶稣修士鄂本笃探寻由陆路前往中国传教的便捷通道,曾经一度打开中欧交通在明王朝对西北区的收缩的布防下中断了这条通路。鄂本笃邮印度出发加入商队,两年后到达嘉峪关,明长城沿线烽燧墩堡,紧密防守,成为中原王朝强烈收缩内敛的象征。

       一个海洋世纪来临,航海家郑和葡萄牙人达伽马打开了欧到印度洋的盘航路,开辟了连接东西方的新航路。

          为了防御外患,建立了七个卫所军事管理体系,由于边关进出严格把控,严苛的明朝贡制度,鄂本笃被困在了河西走廊肃州,求助在中国的利玛窦,终于盼来希望时患了重病,付出努力终究未到达他梦想的地方,据记载鄂本笃是元朝后由陆路到达中国的欧洲人,他冒险旅程证实了契丹就是中国,见证了17世纪初的陆上丝绸之路依然存在,宣告西方世界对于陆上丝绸之路探索的终结,也成为中西交通史徐徐落幕的标志。此时已是明帝国运行后期,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无法适应世界贸易环境,朝廷忽略了商业的重要性,僵化消极的政策,丝绸之路沉寂,越来越走向凋敝,白解帝国的明朝即将失控,走向灭亡。

《丝绸之路大地图》

        《丝绸之路大地图》完成于嘉峪关修筑落成时期,上面写有211个明代地名,描绘了从河西走廊的嘉峪关到天方(今天沙特阿拉伯麦加路线)涉及欧亚非三大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中世纪的世界地图”,这幅地图明确反映了明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状况。

        五百年后,清帝国延续了明朝的闭国门政策,严格的管控与收束,河西走廊迎来了历史上最黯淡的岁月,高官林则徐被流放嘉峪关,预感到沙俄的势力已渗入中亚,这里将会成为下一个侵略目标,回老家途中见左宗棠,让他成为自己未竟事业的继承者,仅仅数年,沙俄占伊犁,同一时间日本发兵侵犯台湾,左宗棠上奏详细论述国防形势,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主张,他调集湘军仿造德国枪炮筑路等策略收复新疆,签平等的《中俄伊犁条约》。豪情力丈写下:“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匾”

         公元1881年嘉峪关正工开埠通商,战争与和平,是河西走廊永恒的主题;探索与建构,是河西走廊时断时续的乐章。

        19世纪中期,西方探险者络绎不绝的穿越这里,进入中央帝国,他们或许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来到河西走廊,但摄影技术却冷静客观,留给后人无可复原的真实。其中有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他将这条古老的商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芬兰总统马达叉发现西夏黑水城遗址;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发现居延汉简;瑞典科学家斯文赫定和让敦煌文物蜚声世界英国学者斯坦因;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等等。

第十集:宝藏-新中国成立后,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河西走廊复苏的动力,古老的走廊迎来了现代化的工业与机器生产,成为新中国建设蓝图的关键一环。从兰新铁路到兰新高铁,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河西走廊再度迎来崛起的契机。

         中世纪中期,河西走廊迎来了真正的工业化浪潮,它丰富的地下矿藏,再备受关注。其中有玉门油田,1921年地质学家翁文灏进行地质调查,成为一个清晰的标志,早有史书记载,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唐朝宰相李吉浦在元和郡县图志中也留下玉门石油的记载。孙建初被誉为中国石油之父。

          1957年,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河西走廊玉门建成,桦树沟发现赤红色铁矿,1955年被命名为镜铁山,为共和国的勘探,先后有11名队员献出生命,嘉峪关市地质工作纪念碑,上天恩赐,一种银白色金属镍,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金川铜镍矿,镍成为新中国唯一凭特别票证供应的金属产品,广泛用于雷达导弹坦克航空与航天器原子反应堆等军工制造业。在勘探报告中,铜镍铁铬锌萤石水晶和铀第多种矿产蕴藏丰富。

宝藏

           一块无意中发现的孔雀石改变了这片土地,原本荒凉的命运,一代人将青春挥洒在河西走廊上,曾 经的荒漠变成了新的家园。位于青藏高原北支西风带上风向稳定风力充足,是中国风能资料最丰富的地区,还有光热资料丰富,兰新铁路全线竣工,天然气管道等,这条宽阔平坦的走廊成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通道。

风能、日照

              从走廊东西两端,同时走来的学者和僧人,携带着古老的典籍和经书,穿越乱世动荡的年代,思想和信念依然生生不息,儒家和佛教光芒沿着这里照射到整个东亚,东西文化交融和碰撞也让河西大地变得博大宽容。和平使者纷至沓来,以会谈与结盟的方式,奠定了今天的中国版图,马帮与驼队日夜兼程,瓷器和丝绸黄金和琥珀,僧侣与经卷财富与憧憬成为漫漫旅途中坚持的梦想。一代又一代行者穿越时光,激情欲望喜悦悲伤,重复轮回,把一个个遥远的国家联络成一个更加宏大的格局,它意味着一种历史,一种文化和一种使命。


         当张骞这位极具开拓和冒险精神的汉帝国友好使者凿空西域时,这条绵延在黄河以西的窄长通道,开始成为金戈铁马的征途,商旅绵延的古道,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国际通道。这部拍摄影片的团队撷取河西走廊.上的绚烂瞬间,以编年体史诗的形式,跨越汉、三国、两晋、隋唐、蒙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系统梳理了河西走廊甚至整个中国西部的历史,呈现出其跨越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

           读史使人明智,记住历史才能被历史铭记,也让我对了解中国历史和河西走廓有了不一样的视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