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9《能力陷阱》读后感

2019-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只固执的鱼

        最近不停的拜访着不同的客户,每天奔波于不同的客户单位体之间,身兼数职地跨越式工作,而且内容都是之前几十年未曾触及过的知识。有时候觉得有点非能力范围之内能达成,但是每天都鼓励自己必须前行。疲惫的时候会思考以这样的方式开展工作是否正确,到底有没有抓住核心,会不会成为了左顾右盼后的得不偿失。但是事实证明,一步一个脚印,踏下去多少步,必将收获多少步。

      读了这本书之后,启发很多,收获颇深,也深刻验证了自己在做的都是正确的。“能力陷阱”对于我所想要的“做自己”有了方向性的指导。只有不断的行动才能达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只有“变动”“改变”才是不断重塑新的自我的唯一方法。也非常清楚的了解了自己到底在干什么,想要收获的又是什么,任何事情做着做着才有了形态,做着做着才能成功。

      自我改变确实是一个非常难达成的状态,真正的改变永远不可能是由内而外,而必须是由外而内的去达成一定量的行动后的质变。每个人只有深刻认识到自己距离想要达成的目标的“差距”有多远,在既定目标和差距之间设定需要各种量的累积,不断行动才能去达成结果。光凭“自省”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达成“改变”。

      一夜之间的改变那叫“彻悟”,而能彻悟或顿悟的人需要极高的天分,哪怕是行僧的顿悟或彻悟也许也是经历了常年的苦工和皮糙肉厚才会在某一天某一刻的灵光乍现的,如同是雷击般的感受之改变。

《能力陷阱》这本书从三个大方向:

“重新定义你的工作”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改变做事的方式”

这三大模块阐述了本书想要达成的观点。

        一、重新定义工作必须有效的避免“能力陷阱”,何为“能力陷阱”就是一个人只做自己擅长的工作,将自己定义于用技能和特长去工作,不愿跳出自己最擅长所做的事情的范围。管理者如果把自己定义于只降落在“解决问题”的层度,那么永远都只会是将自己深陷于事务。

        所谓领导者模型可分为中心型领导者和桥梁型领导者。

        中心型领导者:即内部的连接器,为团队设定目标、分派任务、监测进程、开会协调工作、主持团队内部的工作等等;而桥梁型领导者即将团队目标与组织优先事务连接起来,向团队传送重要信息及资源,从外部获取重要的支持,增强团队在外部的可见性。

        最近接触一位企业CEO,要拜访到他需要逮他的时间,非此领导不负责企业事务,在拜访的过程中甚至也看到了亲自谈产品,但他绝对来去自由。企业并不因为他不在企业内部而放缓了脚步,也许是该领导已把自己定义为桥梁型领导者,将管理流程和赋权运作得非常到位。而事实上他本身也确实就像桥梁一样连接着自身组织和外部的关系,甚至不断的向企业内部抛各种资源和获取外部信息。

      企业CEO如果能从中心型领导的基础上脱离出来向桥梁型的领导者的方向发展也许更能让企业充满活力,获取更多的外来资源。

        在本观点中本书还阐述了有远见的领导必须要具备的几大要素:

              展望未来,感知环境中的机遇与危险、有敏锐的预警功能。

              提供战略性指导鼓励发展新业务。

              鼓励员工发展能力、展望未来,不限制员工能力发展。

        当然领导者还需要提升自我影响力和将想法和个人经历相结合,培养一个有联系性的大脑,让身边的朋友都有更宽广的合作的机会。

        而所谓的领袖气质可以体现在三个共同点之上:

          1、人生阅历丰富,从而产生了坚定的信念。

          2、能通过讲述个人故事和他人有良好的交流。

          3、知行合一。

每一个人学会把工作作为锻炼自己领导力的平台,当你觉得你已经忙乱到不能去做其他事情时,你必须空出一些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这样才能去获取现有区域之外的信息和内容。一边做着旧工作,一边增加新工作,有效掌控自己的工作时间安排,重新定义自己的工作。

      二、重建人际网络。

      1、需要跳出自恋原则,不能总喜欢和自己价值观相似的人交往,同时需要跳出懒惰原则,只和自己相近的人、认识的人交往,这便导致陷入人际交往陷阱的两大误区。也从而缩减了自我交际圈,我们需要打破自己人际交往陷阱,扩大交往范围。

      2、人际交往陷阱之二:认为人际交往存在一定的功利性,而并不能真正认识到人际交往的价值也许也是相互扩展。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感知发展趋势寻找机会,进入各领域交往,跨领域交往,避免群体思维这四条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人际交圈的标准。

        人际关系的扩展需要内驱力,人际关系经营必须有意识的去做,并不是考核指标之内的工作内容,人际关系不是能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来的,而是需要主动出击搭建的。

        而我们挂在口上的所谓人际关系实则存在三种关系:

          1、运营关系,保证工作良好运作,解决当前事物的关系。

          2、个人关系,提升个人发展空间的关系,富有潜力的关系。

          3、战略关系,找到新的方向的关系。

        而衡量人际关系的健康指标:

        1、广泛性,认识的人是不是各行各业的。

        2、连接性,成为朋友之间信息交流的连接器。     

        3、动态性,圈子随着进步而发展,而非一成不变。

        怎样打造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1、展示自我,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示自我,包括项目、文字、演讲等等,将自己投身在外部活动上,比如参加培训活动,游学、出游、建立个人兴趣的团体、社群等等,甚至可以积极主动去组织活动。

        2、运用好身边的二度网络关系,各类转介绍。

        3、维持关系,建立好维护的名单库,有效进行管理。

        4、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培养一个有联系性的大脑,让身边的朋友都有合作的机会。

        三、改变做事的方式,走出“真实性陷阱”。

        每个人都有自我,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各个阶段的自己也许不尽相同。做当下的自己,忠于发展状态的自己,不断学习,随机应变,将自己融入当下的环境。从他人身上学习自己未知的领域,也可以像艺术家一样的去抄袭他人画作中的优异点并超越,从而让自己不断的进步,成为真正的适于当下,能力于未来的自己。像水一样的不拘泥于自己的形态,适应万变的环境。随机应变是一个领导者本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因此结合于事实,便能够理解很多的被出尔反尔。

        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就把自己装作是这样的人,如同多做好事便会慢慢的成为好人的道理。 

       

        想要成为扩展自我概念有三个方法:

        1、把自己的身份、认知当成是一种游戏,让借鉴成为自然,并不反感借鉴。

        2、注重表现转变到注重学到的东西上,不再停留在浅层次的认知。

        3、每天有不一样的目标,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不被限定于“不可能”之中。

        重新定义自己的工作突破能力陷阱

        重建人际网络走出人际关系陷阱

        改变做事的方式,避免掉入真实性陷阱。

        而规避这三个陷阱,也有相互相通的点。

          1、发现差异,看见自己离目标的距离、增加采取行动的紧迫感。

          2、只加不减,尝试自己曾经的未知领域,增加新的自我角色。

          3、混乱迷茫,新旧转换时期,在挫折面前克服困难。

          4、重新设定前进的方向,定位新的目标。

          5、内在化,把各种外在的知识能量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获得能量。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之中最为常见的所谓七年之痒和中年危机的定义其实就是人生总是在改变和稳定之间交替进行,如果没有做到个人的与时俱增,而是止步不前,必将被生活和工作所抛弃。时刻具备危机意识,习惯性的去适应变动,先思考再做还是先做再思考,这似乎很难界定,但是,画地为牢不如半途而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