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的民族情结
在斯特拉斯堡商学院国际交换项目的半年时间里,法国人对“说英语”这件事的态度,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由于斯堡地处法德边境,只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便到德国的凯尔小镇。我们经常在双休日到物价相对便宜的德国采购,或到德国的城市旅游。而英语,这门一直被认为是“国际通用”的语言,在德国确实畅通无阻,但在法兰西,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最初遇到的,是宿舍管理员大婶对英语的无视。明明知道我们是交换生,却飞快地和我们说法语,好像听不懂是我们的错。当时我想,也许是因为她年纪大了,像很多中国大婶一样不会英语,很正常。
没有想到,平时值班的年轻法国男生、隔壁住着的法国同学们像约好了一样,只说法语,而且一听到英语便走开。更好气又好笑的是,我们优雅的法语女老师“只用法语教法语”——即使她的英语还不赖。对于我这种菜鸟级别的学生,往往一节课中大半节听不懂的,只能瞎蒙胡诌。
难道因为法国不重视英语教育?非也。和我们一样,法国人从小学就开始上英语课。不是不会说,更多是不想说,是民族情结驱使的结果。因为他们把“只说法语”视作热爱法兰西的标志。
从历史角度看,14世纪以前,法语在英国也占有统治地位,直到亨利四世即位,英语才翻身。而且从语言的功能性来看,法语确实堪称是世界上最严谨的语言。法语分阴阳性,形容词性数要配合,直接宾语前置时也要配合,从一个句子的配合上可以看到很多其他语言所包含不了的信息。因此联合国的文件规定需要用英法双语书写,以避免歧义。
由此,我总算能理解这些法国人了,为什么他们对说英语的人如此闪躲和排斥,围在一起讲法语时却性格大变,总是哈哈大笑。
不过好消息是,法国已经意识到需要改变。商学院和工程学院这些高等学府开始重视英语。像其他欧洲邻国一样,越来越多的法国大学项目开始直接用英语授课。比较开明的年轻人,也开始摆正态度,认真学习英语,积极和外国人交流,同时也是给自己增加优势。
希望下一次去法兰西,可以多感受到一些沟通的便利和互动的快乐!
(本文已于2014/6/23登载于《广州日报》留学生看世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