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汇那些年,我们读的那些书原创文字集

读《妞妞》有感

2017-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笑对红尘
读《妞妞》有感

初读《妞妞》

世界上最可爱的莫过于婴孩娇嫩的脸庞,而最残忍的莫过于是看着其生命的过早流逝。一个刚刚嗅到大地芳香的孩子,在生命极其有限的岁月里,不是在等待成长,而是在等待死亡,未曾开放就已败落,这样的情形,于外人眼中都不只是感叹和惋惜,更何况是至亲的父母?

       周国平,一位成功的哲学家,却偏偏做了一个不幸的父亲。《妞妞》这本书便是他为纪念早逝的女儿而作。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但这本书的魅力不在于它的语言,我个人认为,它的语言中有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败笔,而这部分我几乎是跳读过去的。一位哲学家,对人生和命运思索的语言是精彩之处,但在处理较为考究的人物语言上,哲学家的不足便显露出来,这在他与妻子的长篇对话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很多时候,读着读着,我就分不清这究竟是谁在说,是丈夫还是妻子?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诉说情感方面的语言即使再浅陋也依然有催人泪下的力量,尤其是在写到妞妞生命垂危这一段的时候。

       我早已过了动辄垂泪的年龄,感动的时刻也有,只是大抵感到沉重和压抑,但《妞妞》却让我措不及防,哭了个一塌糊涂。优秀的作品是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我们不仅能从作品中读到作者的影子,也仿佛看到了我们自己。《妞妞》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更深切地体味到与子女的血肉相连之情:疼在孩子身上,痛在父母心里。那么幼小鲜活的生命,本该一天天茁壮成长,而她却在一天天地枯萎。她快乐地迎接每一天,即便她已经看不见“亮亮”,她仍然向“亮亮”挥手。她仔细地摸着每一件她所触到的东西,她新奇地重复着每一个她所听到的新词,她能凭着感觉准确地分辨出她身边的人和物。她是那么的聪明和可爱。即便在病痛发作时,她也勇敢得让人心疼,她只是一个劲地说“磕着了”“磕着了”,让爸爸“想办法”。而毫无办法的爸爸却只能抱着孩子痛哭。每次一读到这样的场景,我就泣不成声,仿佛我就是周国平,正在绝望地承受着生命给予的苦痛。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亲是强大的,是能够帮助她减除疼痛的,可她哪里知道,在死亡面前,人是最无能的。没有人能够抗拒,无论你强悍还是弱小,无论你坚强还是懦弱。我一直都无法想象作者是如何完成这部作品的,每一滴回忆都痛彻心扉,它需要流干作者多少眼泪,才能够把妞妞的生、妞妞的死写得如此真切?或许,在作者记述的过程中,妞妞是从未离开过的,他在自己的回忆中让妞妞重新活了一回。

      《妞妞》不是小说,也不是散文,它只是作者生命中的一段历程,一段痛入骨髓的历程。它甚至于没有主题,没有意义,但它就是这么真真切切地打动了我。我一直以为,用心写就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不要去刻意地修饰你的语言,也不要绞尽脑汁地组织你的结构,更不要挖空心思地表达所谓的主题和意义,就像《妞妞》一样,当一个父亲把他对女儿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作品里时,你如何能不被感动呢?

再读《妞妞》

        再读《妞妞》,妞妞依然让我感动。当疼痛突然袭来时,她只是哭着说:“磕着了,磕着了”,但只要疼痛一消失,她便又开始笑、开始玩,她从来都不知道等待她的将会是永久的长眠,在她的心中,爸爸是有办法的人,爸爸一定可以帮她消除疼痛。她总说:“爸爸办,爸爸想办法”。可爸爸根本就没有办法。一个可爱的、漂亮的、聪慧的孩子就这样在爸爸妈妈无助的怀抱中去了,她只是个一岁多的孩子啊!“上帝是仁慈的”?!其实,上帝从不仁慈。

再读《妞妞》,雨儿更让我怜惜。妞妞是雨儿带到这个世界来的,都说“孩子是娘的心头肉”,雨儿比爸爸更不愿看到妞妞的离去,但雨儿比爸爸更冷静,她不断地给妞妞添置新衣服、新玩具,还给她补过“六一”儿童节。她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妞妞在人世间的每一天都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充满阳光。她是个可怜的母亲,但同时她又是个伟大的母亲。

      再读《妞妞》,我已没有了初次阅读时的泪流满面,更多的是对人生、命运、灾难的思考。人这一生,磕磕碰碰总是会有,大灾大难却似乎离我们很远。但诚如作者所言:“天有不测风云”——不测风云乃天之本性,“人有旦夕祸福”——旦夕祸福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人不可心存侥幸,把自己独独看作例外。

      那么,倘若我们不是例外,灾祸突如其来降临到我们头上,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是顺其自然,任它自生自灭,还是竭力抗争,谱写坚强之乐章?无论哪种选择,我们终究逃离不了痛苦。就像作者在面对患了绝症的女儿时的选择:做与不做手术,妞妞都免不了一死。早死固然缩短了生命的长度,但生理与心理的痛苦过程自然也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只是生命过早地消亡;而延长了生命,必然也会延长痛苦的过程,但毕竟妞妞还活在眼前。所以你很难说出哪一种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而这或许就是作者所说的,此书之所以引人心动,原因一定就在这人人都摆脱不了的无奈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