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你的方法有用?

2017-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凯茜是家庭管理师

如果还没有开始,你想谈是否有用?

扯淡!

为什么?往下看

一 不是‘’不适合‘’,而是“想错了”

想必大家对“联想记忆法”这个概念都不陌生吧?

但同一个方法,却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没用。

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答:因为有的人想象力丰富,有的人想象力不好。

评论:扯淡!说到“假如自己中彩票100万的时候”没见谁想象力缺乏过。

实际原因在哪?

在于有的人不明白一个事实,即:

“联想记忆法”<“记忆法”。

小明误以为每新学一个理论都“包治百病”。让他学‘’联想记忆法‘’,他说他觉得“拼读法”更好用,于是就继续只用“拼读法”。

这就好像,本来有一把‘’斧子‘’,我给一把“镰刀”,他说“镰刀”不如“斧子”好使,丢弃了“镰刀”。后来收割稻谷,他也还是用斧子去砍。

而如果他试着学会新方法,那么他的工具箱里则多了一个工具。有了两个工具,砍树时用斧子,割稻谷的时候用镰刀,工具“两者搭配”,人”干活不累”,多好!

二 不是“无用”,而是“不了解”

遇到新东西进行“比较,然后放弃”的人,我称作为‘’一根筋学习者‘’。

他们喜欢得出一个结论:新方法无用。

学习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了解,比较,总结,放弃。

1.了解:“接触”新方法。

2.比较:哪个好?

3.总结:新<旧。

4.放弃:“埋葬”新方法。

学习‘’新‘’是用来和“旧”比较的么?

不是。他们不是仇人,而是夫妻,是相互结合促进的关系。

有没有“旧”比“新”更不顺手的?

基本没有。新衣服好看,但大多没有旧衣服穿着舒服,穿久了才会感觉舒适。

是不是”此时无用”就代表“以后也无用”?

不是。学会骑自行车不等于你天天骑自行车,但是在堵车的时候,你有看共享单车可以骑着就走。

三 这就是“牛人”的秘诀

遇到新东西“练习,然后掌握”的人,我称作为“多根筋学习者”。

他们觉得:好东西真的太多。

学习过程一般是这样的:了解,发现,运用,内化。

1.了解:“接触”新方法。

2.发现:又是一个“宝”。

3.运用:用在“这里那里无论哪里”

4.内化:它已经是“老方法”

每个方法都有优点么?

是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方法也必然有它的长处。

如何让新方法变得“熟练”?

多用。卖油翁曰“无他,唯手熟尔”,新方法多便熟练。

《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克服81关才到达目的地。一个方法够用么?当然不够。人家孙悟空不是每次都去找观音菩萨吧。

说明了什么?成功路上妖魔鬼怪“多”,而且还“丑得各有特点‘’。所以你本事要多,而且方法还要千奇百怪才行。

新知识对于“一根筋学习者”来说,扶着他走都费力。

而对于“多根筋学习者”来说,自己学来自由飞翔。

因为前者觉得“新方法都不好用”,而后者则认为‘’每个道理都是干货‘’。

你愿意成为哪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