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篇》通识(一)
很高兴再一次和大家相聚云端,一起共学《公冶长篇》。先给大家留个思考题,请大家思考、讨论:
思考:《宪问篇》第29章:“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为什么《公冶长篇》却用大量篇幅记录孔子对门弟子和古今列国大夫们的点评呢?(这个问题,可能讲不到。希望大家在群内讨论)
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四篇。可以说,这四篇是精华中的精华,经典中的经典,是《论语》乃至儒学的四根擎天大柱,由内到外,又由外到内,阐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理论主体。然后,和《论语》其他十六篇共同构筑了孔子思想这座大殿。因此,读《论语》,一定要把它的每一章与全篇、全书联系起来看,千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一章一章地学习、导读、分享,目的是让大家充分认清每一棵“树木”,我们按照整篇来贯通,来通识,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见到《论语》这片浩渺的“森林”。但由于水平所限,不一定能达到这个目的,但我们仍要努力去认识。
在学习《公冶长篇》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
一、关于《公冶长篇》与前几篇的关系
我们知道,孔子往往是“即物穷理”而不空谈义理,注重现实与社会生活。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引用,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孔子说:‘我与其空洞的说教,不如把意图表现在叙事中那么深刻明确。’就像孔子作《春秋》,不欲“载之空言”,希望“见之行事”那样,《公冶长篇》便是结合具体人物、具体事实,来阐发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是对前四篇或者说里仁篇的举例证明,或者就是“能近取譬”的现场教学。
《公冶长篇》共869字,27章,有的分28章,也有的分为29章。可以说,《公冶长篇》和前四篇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可以理解为对前四篇的一个总结和落地。
第一篇《学而篇》总体上谈如何修身做人;第二篇《为政篇》谈如何管理社会;第三篇《八佾篇》谈君子应循礼而动;第四篇《里仁篇》谈如何成就仁德。《公冶长》全篇围绕孔子点评古今人物展开,看似比较零乱,其实与《里仁篇》有着密切联系。《里仁篇》强调人要近仁,以里仁为美,人要“无终食之间违仁”。《公冶长篇》则正承接此意而来,以谈论人的仁德为主。孔子论人论事无不以“仁”为标准,通过品评古今人物的得失,探讨“仁”的特征。
《论语》的前四篇,虽然也谈到了许多具体的人,但是说理性更强。到了《公冶长篇》,《论语》的编纂者则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讲述如何成就仁德,这是理论走向社会、走向运用的重要一环。此篇先后出场了一系列古今人物,编者就是想通过这些人物,来表现《论语》的主旨。看起来《公冶长篇》是在谈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具体的问题,实际却暗含深意。
正如唐文治老先生所说:“孔子赞《易》曰‘圣人之情见乎辞’,文治赞《论语》则曰‘圣人之意常在乎辞之外也’。”《论语》的编纂者是在借孔子之言,通过对门弟子和古今人物的评论,目的仍然是在谈德性、谈人格和境界,谈仁德。
二、关于《公冶长篇》的主旨
唐文治曰:“此篇专系论人。”
钱穆曰:“本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论语》编者以继前四章之后。孔门之教,重于所以为人,知人物之贤否,行事之得失,即所学之实证。”
《论语注疏》曰:“此篇大指明贤人君子仁知刚直,以前篇择仁者之里而居,故得学为君子,即下云‘鲁无君子,斯焉取斯’是也,故次《里仁》。”
朱子曰:“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
唐文治《公冶长篇大义》:“列传之体,昉自龙门(昉,fǎng,始也。龙门,在今陕西高陵县界,司马迁所生之地),其传赞则恒以数言论断其人之生平,或善或否,或贤或不肖,后世如见其人,文学家宗之,以为千古之绝调。至班固氏,遂撰《古今人表》(人表分九等,犹今所称人格也),品题群伦,分判高下,论者以为创作,而不知其例皆本于《论语》。《公冶长》一篇,皆传赞之体例,而即《古今人表》之权舆也(权舆,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