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鹰诗集《人生感悟ABC》巢湖文海

不要让生命消失在托关系的路上

2018-02-19  本文已影响37人  焉支闲人

文/焉支闲人

不要让生命消失在托关系的路上

最近《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在朋友圈引起了广泛关注,转发量大,说明大家都有对生命的敬畏。

这是一篇记述详细的文章,篇数很长。我耐心看完了这篇文章,作者从自己的视角客观记述了事情经过,说明作者是个细致的人,把每个细节上的问题都提到了。文中多次提到,医院连感冒都治不好?作者客观地给了我们答案,感冒确实是可以死人的。

感冒只是好多疾病最初表现,初期谁都不知道这个情况会发展到哪一步。轻者只需要喝口姜糖水发发汗就好了,严重了就会危及生命。任何病都可以死人,只不过常见病的死亡几率,比绝症要低得多。

但是所谓的“几率”只有统计学的意义,比如“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对群体来说的数字概念。对于个体来说只有不得病和得病两种结果,得病了对你来讲就是百分之百。百分比只是整体统计学上的数字,总有人是万分之一中的那个一。虽然说病人有治好或治不好的,但是,得病了还是要积极医治,讳疾忌医要不得。

有文章形象地说: 医生就是那个在你走向人生终点的时候,有人着急插队,医生护士去拉上一把,叫你维持秩序,不让你插队的人。拉住了就会回归正常,拉不住就会过早走向终点。

有时候拿钱可以买命,有时候钱再多也是废纸。这就是有人很有钱,在绝症面前也很无助,也很绝望。所以有人知道得了无法医治的病,在医院里撒钱,也就可以理解了。

现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了,有些人认为什么病都可以医治,先进的检查什么都能够看清楚,什么都能搞明白。其实不然,好多问题仍然无法清楚,无法明白。

尊重生命的本质,不要想当然怎么怎么,接受事实,尊重科学。医学科学发展是迅猛的,技术肯定越来越成熟,检查手段越来越先进,能够解决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

疾病复杂性,好多时候还是束手无策。也有许多未知区域,无法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这篇文章反映了不少问题,首先是就诊模式出了错。不知道是作者描述问题,还是治疗问题。早期得病就先是硬抗,认为身体结实,等问题严重了才吃药。流感是病毒性感冒,用抗菌素无效。而且早期白细胞低,证明病毒感染。用头孢、阿奇霉素这些抗菌素通通无效。

中医中药对流感有很好的疗效,及早应用中医中药干预,可能会好吧!平常有个头痛感冒,中医辩证明确了,用中药治疗往往有奇效。据说日本在中医中药的应用上走在前面,各种中成药制剂很多,方便携带,方便服用。

西医西药出现后,有时候走了两个极端。不管是医生还是病人,都喜欢静脉输液,打了点滴好像病好地快。这就有点舍本求末了,祖国医学在温病治疗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先辈们总结出来的好东西,没有很好普及传承。普通人对这方面的知识缺陷,良莠不分,从心理上认为打针输液来的快。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药持模棱两可的态度,甚至部分医务人员也有这种错误认识。

客观地说必须根据情况决定,能够正确客观应用中医中药,岂不是病人之福吗!

家属遇到家庭紧急状况时,既无奈,又需要沉稳应对,急也没用,有的时候走错一步就是一辈子的阴阳两隔。

有文章说:这位流感肺炎事件亲历者家属的视角,很真实,也算相对客观。信息量很大,纵使每天都奋战临床一线的医生,也不能准确把握全面信息。

有人在身体有问题的时候爱查百度,百度排名五花八门,推荐的医院正规的很少。如文中所说“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听医生的”,这句话是对的。医患就应该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首诊医生负责制,就是避免交接不清出现的混乱。但是你自己转院,转来转去,就是专家也要有观察治疗的时间。了解病情需要时间,正确治疗需要时间,对接很关键的!病急乱投医就是说这种情况。

下级医院往上级医院转病人,医生之间会有很好的对接,用药治疗方案都会讲清楚,接下来干什么就会好办。自己转出转进,人脉关系多,医院也不好干涉你的决定。因为凡事都有个意外,谁都有自己的权利选择医生和医院!

现在医患关系的很令人心焦,医生护士也要评估“家属的依从性”,如果你一开始就抱着怀疑的,甚至敌对的情绪就诊,你很难得到最佳的治疗。

医生护士也是人,在一些“强势”的人面前也会畏首畏尾,也会规避风险,按原则按规定治疗,不越雷池半步。也许你会说按规矩就是好事,我只能告诉你医学尚有好多未解难题,没有风险的方案,可能也不是最好的方案。

给患者交待病情,很多家属依然选择“大夫,可千万不要给他说是啥病,不要把他吓坏了。”,宁可相信奇迹,也不相信科学。到现在为止,好多人还是不告诉病人实情。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这种“好心”要不得,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按照作者描述,患者夜间就诊看病,就像蜻蜓点水一样,到处找熟人托关系。作者费心费力不讨好,换了好几家医院,每换一次医生都要重新观察诊断,病情到了哪个程度,需要什么治疗,都需要时间。不断的换医院换医生,观察治疗就存在问题了。虽然每次都是最好的医院,导致了每次都要重新来过。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能够广泛传播,是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我想说的是有疑问时,还是找你的主治医生,直截了当,少走弯路。不要让生命消失在托关系的路上。

不要让生命消失在托关系的路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