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天:喜欢写信的娃

2023-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A厚厚

2023.10.10 周二 秋雨绵绵

秋雨绵绵,冷嗖嗖的感觉,让人想进入梦乡。

今天是迷糊的一天,检查延时记成了一年级,积极地帮别人检查好了,自己再去跑一趟。

下午统计延时,怎么说呢?对数字不敏感的语文老师,真是烦死了!自己被自己的坑挖着埋了。对于部分人,也是火火的,给我一份电子稿怎么了!!!

还有一份未曾用上的讲话稿

感谢邱书记的用心,让我得以有这么一个机会在大家面前聊聊自己的心里话。

我呢,对自己的评价是有想法、说话直、本事小,就是属于点子多,执行力不够的一个人。

也要感谢各位领导的容忍,让我得以在这个岗位存活到现在。

我喜欢教研员的这个位置,应该说这个位置成了我的舒适区,今年因为岗位的兼任,我自身是非常反感的。

做了一个月,我依旧不喜欢。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消防员,哪里走火灭哪里。比如学生打架我要去,教师课堂纪律监管不到位我得去,服从各个领导的安排,周旋在年级组每个老师之间。我得会算数,我得会排班,大大小小,花费的无非是时间。我跟谢校说,我干的很没劲。

人的精力有限,这边的精力多了,那边能用的精力自然少了。

所以我在努力平衡,把这次的年级组长当成是一种历练吧,那是继所长和教研员之后的另一种全新体验。

这几年,我当教研员下来的感受就是常规工作讲实效,实效工作讲创新。

不管是县内观测,还是走出去校外学习,我发现教研活动更多的还是一个“虚”字。做“实”,太难。比如我们上学期去南昌学习那边的教研活动是请区教研员深入课堂评课,也是打磨又打磨的课例,请专家指导。这样的教研就不是一个下午能完成的事,涉及到人,涉及到精力。

其实教学最为一个学校最重要的事基本都在为别的事情让路,最后放在了最后,一事无成。

所以本学年我的计划是专题课➕阅读做起来,每次的课例展示团体都是固定的主题,比如这次的骨干和优秀教师示范课,将县级活动整本书阅读整合起来,既完成了常规动作,又完成了县级任务,这种专题式的研究也能有所收获。

每个学期给我们教研组的自由动作其实没有什么,基本能实打实的去完成县级检查项目在我看来就已经是优秀了。

所以,讲到这,我觉得对于常规检查项目的大动作应该要固定下来,比如一学年的4个节,定好月份,提前谋划,阅读节一般是4月,然后是科技节、体艺节。再比如教师五个一,定好月份、周次,将活动平均匀在每一周。

关于上学年的一些不足,比如评优评先方案下发太迟,已出结果,才发方案,条件出尔反尔,让人摸不准。

教研组找人比赛没人去的问题,一是付出跟所得相差太远,二是大部分教师选择躺平。

晚上回了小朋友的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