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上的家乡

2018-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莲步

        我的老家就在这个城,

        我是这个城里土生土长的人,

        城市不咋大,有湖有名胜

        男女老少都好客,双黄鸭蛋最有名。

        江苏高邮市,京杭大运河旁的一颗明珠,秦王在此筑高台建邮亭而得名。高邮湖水面宽广,河网遍地,鱼肥蟹美,物产丰饶,"遍地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这就是我的家乡。人说民以食为天,吃,在我们老家就是比天还大的事,见面打招呼:"吃过啦?","菜买过啦?"整天念叨的就是吃,聚在一起谈论的还是吃。

      一大早,邮城刚刚醒来,吃货们就出动了。街头的包子店门庭若市,门里人声鼎沸,门外呼朋唤友,家人或好友或单位同事相约包子店吃早茶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聚会形式。桌子围坐下来,倒上茶水,先上来一盆大煮干丝,切得细如发丝的豆腐干,配上虾仁、香菇丝、鸡丝,用高汤煮,香软可口。吃着吃着,胃口大开,定做的包子一笼一笼上来了,肉的、菜的、豆沙的、五丁的、蟹黄的,蒸饺、油糕,烧卖,只只皮薄馅多个大,汁鲜味美。吃过很多地方的包子,跟我们的没得比,甩出好几条街去。馄饨、面又是一绝,高邮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面店,店里人满为患,吃客一直坐到了人行道上。一碗面,一只荷包蛋,再来一碗豆浆,价廉物美,吃得舒舒服服,喝得心满意足,一天都有精气神。哪家的面好吃,哪家的馄饨好吃,常有人为此争论不休。面好吃的秘诀藏于碱水面、猪油、虾子、胡椒和秘制酱油之中,家中怎么也做不出这个味。外地人对高邮的面条是赞不绝口,不吃一碗面都不好意思说是来过高邮。

        华灯初上,大大小小的饭店开始热闹起来,各种车辆送来各式人等,街头熙熙攘攘、店里人头攒动,一个普通的高邮人不做生意不谈业务,不知哪来的那么多饭局,大事小情凡能说出个什么名堂的都要出去吃一顿,更别说结婚生子、生日满月、晋升乔迁、同学聚会、远方客来、高考升学、求人办事、事成答谢、谢师谢医、送行接风……不一而足。进了一个包间,桌上摆放着白酒红酒啤酒饮料,安排座位免不了你推我让一番,上席、对席、主席、宾席自有一番讲究,坐定倒好酒水,等那位姗姗来迟的最重要的贵宾。客齐上菜,先上六个或八个冷盆,有晕有素,然后四个热炒,软兜长鱼是高邮最负盛名的一道菜,取去了骨的整条黄鳝脊背爆炒,嫩滑鲜美,无与伦比!缺了它这酒席便暗然失色。金丝鱼片,是将昂刺鱼两面的肉片下来爆炒而成,鱼肉鲜嫩,肆意娇惯着食客的舌头!炒菜過後上大菜,第一道一般是杂烩,顾名思义是将许多食材用高汤烩制,里面放有海参、鱼肚、三圆即鱼圆肉圆虾圆等等,都是高蛋白,精华汇萃,营养丰富。狮子头是一道淮扬名菜,那个香,那个嫩,好吃到六亲不认。雪花豆腐,考验刀功,豆腐被切成丝丝缕缕,在鸡汤中悬浮,洁白润滑爽口养胃。上等的酒席一定要有几个硬菜,如螃蟹、甲鱼、桂鱼等等,最后上汤,鸡汤或者是老鸭汤,汤浓味醇,简直抚慰灵魂!

        高邮人几乎每一天的每一个上午都在忙饭,买菜、拣菜、杀鱼、剁鸡,斩肉,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这只鸭子是红烧还是烧汤,炒菜用什么油,烧汤用什么油,都要酙酌一番。吃的那个精细,单从蔬菜的个头上就可见一斑,高邮的蔬菜长得娇小可爱,小茼蒿、小苋菜、小菠菜、小韮菜、小萝卜、小米葱,袖珍玲珑,你在别地可见过?冬天的小菠菜手指长,它不是向上长而是爬在地面上的,拣菜的时候保留一段红根,不用切整棵炒,叶绿根红,煞是好看,"红嘴绿鹦哥"由此得名。春天吃韮菜,过去人把金戒指的宽度比作韮菜叶,小小的韮菜叶就戒指那么宽。韮菜下锅炒两铲就起锅,吃到嘴里那味蕾快乐得要欢唱!扬花萝卜,大拇指头大,水灵灵的红通通的,用刀拍碎别拍散,用麻酱油醋一拌,好吃得不要不要的。到了夏天苋菜上市了,一根红苋菜两三片叶子,炒熟,撒上蒜末,装盘,紫红色的菜四周汪着绯红色的汤,上面点缀着白玉般的蒜粒,就像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挟一筷放在碗头,白米饭刹那间被晕染,像朵朵盛开的桃花,其味道简直令人消魂!小小的茼蒿大都用来烧汤,不用油炒,水开下锅,撕碎一张豆腐皮放进,水再开时盛出,淋上芝麻油,这汤碧波荡漾,丝绸般的豆腐皮在随波摇曳,暖胃又暖心!为了拣出全家人吃的菜,往往要花小半天,高邮人为了一张嘴也是拼了。这还是日常,要是在家请个客,不得了,前一天就要启动,杀鸡宰鹅做肉圆,煨好一锅浓浓的高汤。逢年过节整个小城更是更是沸沸腾腾,鱼肉飘香。端午节讲究"十二红",即十二道红烧菜,家家鸡肉鱼鸭,户户粽子飘香,能干的主妇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院子里放几只盆,分别放粽叶、糯米、馅料,一群女人围坐着,手中粽叶翻飞,口中家长里短,我家包好帮你家包,一派市井画面,好不热闹!高邮的粽子是用湖里的芦苇叶包的,一个粽子要用芦苇叶四五张呢,各式粽子:三角粽、斧头粽、小脚粽,咸肉粽、赤豆粽,其实最好吃的是什么都不放的白粽子,剥开粽叶,糯米饭被染上一层淡淡的绿莹莹,清香扑鼻,冷吃热吃总相宜!中秋时分,菱角上市了,小小的四只角的菱,青绿色的,有卖生菱的也有卖熟菱的,悠长的叫卖声在街上拐角处飘荡:"卖老菱啰!——"。中秋节,桌子当院安放,摆上菱角、莲藕、芋头、毛豆、月饼,先敬贡月亮大人,然后七晕八素的上桌,亲人团团围坐,举杯邀明月,愉快地享受味觉盛宴!腊月里了,家家忙过年,腌鱼腊肉灌香肠,蒸糕炒米做豆腐,春节菜单中,咸菜烧野鸭,河蚌烧咸肉,这两道菜必须有,准备好春节期间所有的吃喝,就等着亲友上门吧!高邮人带着纯朴的民风,迈着悠闲的脚步向今天走来,一辈子就专注侍奉一张嘴,直把自己当皇帝!

        我出生在一个“美食之家”,爷爷是个私塾先生,对吃是讲究得不得了,不肯马虎一点。过去私塾先生是学生家轮流派饭的,先生吃出了馋嘴,自古流传"好吃先生"的故事。记得小时候,爷爷一把凉椅当街一坐,一杯小酒,一只咸鸭蛋,四个小孩围着,筷子头挑一点点咸蛋,你一嘴我一嘴,尽享天伦之乐!自家腌的鸭蛋,蛋黄红通通的直冒油。一只小煤球炉子一一五十年代的乡下非常罕见,上面总是吐嘟咕嘟地炖着美味,我爷爷做菜那个细致也是无人能比,切的肉丝像棉线,做甲鱼更为一绝。甲鱼收拾干净后,煨熟,捞出,拆骨,再精制成浓汤,拆下来的骨头拼成一只小鸟给我们玩。我爸爸,当地有名的"美食家",他是物资部门的,经常外出,吃遍各地美食。出差回来都带回大量的稀罕食物,总是让我们孩子惊喜连连雀跃不已!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弥补腹中的亏缺,爸爸还带全家下过馆子,引起别人的羡慕嫉妒。爸爸下班一回家,立马系上围裙进厨房,厨房里传出最美的交响乐!他做一碗面就要放十几种作料,家里常备有猴头菇、海参、鱼肚、虾子、虾米、淡菜……各种食材,最重要的是一罐蟹油。剥蟹肉是一个细致而耐心的工作,用一只小锤子一把小钳子,花上半天时间剥出一大碗蟹肉蟹黄,与猪油一起熬成蟹油,是下面条的好伴侣,炒菜里放上一点,其美无比!惯例家里每年春节宴请两次,客人都以吃过我爸的菜为荣。妈妈宁波人,什么菜都不会做,要做的就是准备一张嘴。父母都不在了,愿他们在那个世界也有美酒佳肴相伴!我的三个弟弟都会做菜,现在大弟每天为儿孙全家做三餐,善长小炒,二弟喜欢隔三差五请三朋四友家来小聚,做上几个拿手菜。三弟近来懒得做饭,夫妻俩吃遍高邮大小饭店。我最拿手的菜是红烧狮子头,买一块五花肉,肥瘦三七开,细切粗斩,拌上醬油、糖、醋、蛋清、姜米葱末,向一个方向搅拌上劲,抓起一团,两手倒来倒去做成肉圆,下到水锅中,小火炖两个小时即成,肉圆比豆腐还嫩,入口即化,口颊留香!

          刚来宁波时,觉得宁波菜特别简单,油炒一炒,放点盐、味精就好了,宁波人家做饭神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饭菜就得了,请个客一桌菜也只需半天功夫,味道嘛,怎一个咸字了得!肉类总烧不烂,白斩,蘸酱油吃,色香味谈不上,食材搭配也不讲究。在宁波久了,我也渐渐被同化,做菜越来越简化,越来越像宁波人了。这是有道理的,宁波海产品丰富,透骨新鲜,确实不需煎炸烹煮,下锅又易熟,简单炒一下,放点盐,原汁原味,是宁波人的口福。现代人三高肥胖癌症越来越多,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病就是吃出来的。我不断改变饮食习惯,坚持少油少盐少糖的原则,改进烹调方法。蔬菜用水焯一下,去掉残留的农药、草酸,凉拌吃,煮鱼烧肉用油煸炒没有必要,直接放齐作料烧熟后大火收汁,汤汁浓缩全部包裹在食物上,红油油的漂亮又好吃。少吃红肉多吃鱼虾,做菜只做够吃一顿的不剩下,现在酱油里巳有味精成份,不需再放味精,用虾皮粉调味,顺带补钙。做菜关键的是把握好咸淡,菜的咸淡由盐决定,食物的颜色由酱油决定,口味的浓寡由糖醋决定。喜欢辣的放辣椒,喜欢酸的多放醋,喜欢甜的多放糖,这里要注意了,糖多放了请你主食减一点。现在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严重威胁着老百姓的健康,腌制食品亚硝酸盐多,垃圾食品添加剂多,市场上转基因食品多,食材里猫腻多,街头小吃病菌多,小饭店地沟油多,大饭店被赚得多。做饭是门大学问,既要照顾家人的健康,又不能失去享受美食的乐趣,我不得不做个善变的煮妇,不断改革吃的方法,探索吃的真谛。高邮菜油多味重,好吃却不太健康,随着时代进步,吃在代代传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不管离家多么久,家乡那个味道总忘不了,只要逮着机会回老家必大饱口福,偶尔任性一下想来也无大碍,高邮,下次再见什么时候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