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Engineering

3.1.1.2 决策树

2017-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hxiaom

决策树

原理

《机器学习》周志华

4.1 基本流程

决策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产生一棵泛化能力强,即处理未见示例能力强的决策树,其基本流程遵循简单且直观的“分而治之”(divide-and-conquer)策略。

4.2 划分选择

决策树学习的关键是如何选择最优划分属性。一般而言,随着划分过程不断进行,我们希望决策树的分支结点所包含的样本尽可能属于同一类别,即结点的“纯度”(purity)越来越高。

4.3 剪枝处理(Pruning)

剪枝(Pruning)是决策树学习算法对付“过拟合”的主要手段。
如何判断决策树泛化性能是否提升呢?见2.2性能评估方法。本节采用留出法,即预留一部分数据用作“验证集”以进行性能评估。

4.4 连续预缺失值
4.5 多变量决策树

若我们把每个属性视为空间中的一个坐标轴,则d个属性描述的样本就对应了d维空间中的一个数据点,对样本分类则意味着在这个坐标空间中寻找不同样本之间的分类边界。决策树所形成的分类边界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轴平行(axis-parallel),即它的分类边界由若干个与坐标轴平行的分段组成
分类边界的每一段都是与坐标轴平行的,这样的分类边界使得学习结果有较好的可解释性,因为每一段划分都直接对应了某个属性值。但在学习任务的真实分类边界比较复杂时,必须使用很多段划分才能获得较好的近似。此时的决策树会相当复杂,由于要进行大量的属性测试,预测时间开销会很大。
若能使用斜的划分边界,则决策树模型将大为简化。“多变量决策树”(multivariate decision tree)就是能实现这一的“斜划分”甚至更复杂划分的决策树。以实现斜划分的多变量决策树为例,在此类决策树中,非叶结点不再是仅对某个属性,而是对属性的线性组合进行测试;换言之,每个非叶结点是一个线性分类器。在多变量学习过程中,不是为每个非叶结点寻找一个最优划分属性,而是试图建立一个合适的线性分类器。

Hello World

tensor forest
hello_AI

学术

工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