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新姐夫

在客家,每年正月的“请新姐夫”绝对是很多家庭上演的重头戏,非常隆重,也非常热闹。
所谓新姐夫,就是去年出嫁的女孩的丈夫。一般从正月初二开始女孩就带着她们的丈夫回娘家拜年(也叫常住),女孩的至亲,比如叔伯等长辈就要正儿八经地,大张旗鼓地请客,请新姐夫吃饭,喝酒。
这一天,新姐夫就是最尊贵的客人,即使是天皇老子到我们家来,也是新姐夫坐上席,而非他人!
首先,主家,也就是去年嫁女儿的人要事先和大家商量好:新姐夫哪天来,他自己哪天开始,接下来是谁请客等等事宜。
一般情况,都是按照大家各自的安排,很顺利地排出请客的日子,安排在某个中午或者晚上,但有时候因为要请的人多,连早餐也安排,那要请客的主人就累个够呛了。
多年前,我们就在早上请过客。那真心很累,很累,天还没亮就起来各种忙碌。
今年,我们要请的新姐夫有仨,所以这就简单多了:仨姐夫,二叔,三叔,满叔各一个,那肯定就是他们自己先请,剩下的才是我们和四叔请客。
于是,我们从年初二就开始,天天都大快朵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到初二晚上才确定这次的请客顺序:满叔初二中午,三叔初三中午,二叔初四中午,我们初四晚上,四叔初五中午。
一知道这顺序,我老公就开始发愁:到底要让大家吃什么?请谁吃饭?要准备几张桌?要请谁做饭?
而我因为不会做饭,就干脆当甩手掌柜:“请谁?那就看叔叔他们都请了谁?菜,到时候就去城里买,尽量避免大鱼大肉,清淡为主,汤多点才受欢迎。做饭,你可以请你大姐夫或二姐呀,提前说下就好了。到时候我负责两个凉拌菜。”
经过反复地权衡,老公最终决定下来:准备三张桌,初三晚回城里住,初四一早去买菜,做饭请二姐。
我提醒了,三张桌肯定坐不下,我们的人比较多。
可是他说人家主家才4张,我们不能盖过他的风头。
看得出来,他有点紧张,毕竟除了正式的酒席,我们很少这样请这么多人吃饭。
初四一醒来他就去买菜了。等我醒来好一阵子他还没回来。
等快10点,我们才准备好请客需要的各种食材。
一回家他就开始处理各种食材,并一再交代:凉菜的事情就交给我了,到时候千万不能掉链子。
我窃笑:一整天就弄两个自己非常拿手的凉菜而已,难道还会有问题?
二叔家一吃完午饭,他就进厨房开始忙碌了,我想休息下都不行,不到2点就被叫起来干活了。
担心海蜇皮太咸,没泡好,我就先凉拌莲藕。
看我笨手笨脚的样子,勤劳又善解人意的满婶几乎就代劳了。

后来大家各自忙碌,我就自己凉拌了海蜇皮。
凉拌海蜇皮真的非常好吃,连几岁的孩子都一直炒着说:“舅婆,我还要,舅婆我还要。”

做好我的“专利凉菜”,我就去厨房帮忙了。
人陆续多了起来,厨房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老酒,我炒菜要用老酒,快点拿来!”
“酱油呢?我这里需要酱油。”
“盘子,这里装菜需要一个盘子!”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时候厨房里面呆了5、6个女人,外加进进出出的人们,你可以想象厨房里的热闹劲儿。
幸亏我们的厨房有20多平方,不然这会儿该被挤爆了。
时间不早了,该招呼客人们入席吃饭了。
才一开始落座,我就知道麻烦来了:客厅里才三张桌,根本挤不下这么多人呀。
曾经说过无数次的“尴尬”,今天才是彻底尴尬了:至少还有20个人没有位置坐,这可如何是好?别说位置不够,连碗筷都差很多呀。
于是赶紧找来婆婆,让她去二婶家张罗碗筷,没想到她老人家居然说:“要那么多碗筷干嘛?”
要不是想到她是长辈,本来就非常难堪的我都差点爆粗了:“你怎么这样说话呢?你请人吃饭没座位坐就算了,连碗筷都没有,你让人家怎么吃饭?”
一边怪婆婆不懂事,一边快步小跑回家,把碗筷分发到还站着的外甥,外甥女和堂弟堂妹们手中:“抱歉,抱歉,连个位置都没有,大家将就点,站着吃啊,位置没有,但菜是足够大家吃饱的。”
说话之间,老公已经和三叔一起抬回来一张桌子,就放在大厅外面的坪里。
我马上抬出厨房还有的面条,芋饺等主食。
并告诉今晚的厨师——他二姐:“等下的菜,必须分成四份了,不然,后来这桌就没菜吃了。”
总算基本安定了大家:有四张桌了,但依然有人要站着吃饭,有的甚至抬着碗站在马路边上吃饭,看着大家“各自为营”的样子,真的觉得非常过意不去。
请客多次,第一次发生这样人和位置“缺口”这么大,本来至少要5张桌才够坐的,可是……
但我真的顾不上那么多了,能保证大家能吃饱才是上上之策,其他都是次要的。
所幸,没坐的都是外甥和堂弟等至亲的人,他们一点儿都不着急,还一直说没事,没事,让我别着急。
所幸,每种菜的量足够多,菜的个数也足够多,后来的菜人人都有份了。
一会儿后,有人吃饱离席了。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客厅的人出来外面吃扁肉等菜,说里面的扁食早就吃完了,她没吃到;而外面的人,则进去客厅吃之前没吃到的菜,说那菜真的是太好吃了,再不吃几筷子,就快没了。
到最后,几乎的菜都堆到外面的桌子,直到重重叠叠,再也放不下菜为止。
不管怎样,让老公发愁许久,让大家忙碌了一天的、隆重而又热闹不已的“请新姐夫”仪式,总算结束了。
也许,每个要请新姐夫的人家,都是这样累并快乐着吧?
因为这一天,大家都忙碌着,家里始终都是人气旺旺的,到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到处都是推杯交盏的喜庆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