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超林精读《论语》之33:知之为知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大意: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大师级解读:
朱熹《论语集注》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女,音汝。由,孔子弟子,姓仲,字子路。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知。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蔽,亦不害其为知矣。况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个人理解:
孔夫子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人类关于认知问题的最早记述,关于认知的问题,有四个层次:
第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第二、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第三、知道自己知道的;
第四、不知道自己知道的;
余超林精读《论语》之33:知之为知之所谓的认知就是人类大脑对于外部信息(文字、图像、体验三方面)刺激后,经过大脑皮层加工后得出的结论的一个过程!所谓一千人面对同一个问题就有一千个认知,可见,认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与决策判断,同样的事情发生,有的人看到的是机会,有的人看到的是风险,由此所带来的行为与决策方式完全不一样,最后的人生命运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当然,在一个信息对称的时空中,也许人们的认知会趋于接近,但是目前商业利润主要来源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认知差别的结果。因此,出现这四种认知情况后,我们就可以判断自己到底处于何种认知水平。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为知之属于:知道自己知道的,这种认知状态属于自知之明,能够合理利用安排并发挥自己的长处与资源;
不知为不知属于: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这种认知状态属于最糊涂的状态,应该要谦虚认识到这个世界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
b用孔子的话说: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已经知道的,同时也意识到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么我们就已经很智慧了!
从现实客观而言,大部分人停留在知道自己知道的阶段,但是无法意识到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自己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如果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叫着自欺也罢,那么我们大多数人在都处在一种自欺状态。这种状态的人最容易自以为是,自以为了解全世界,实际上他甚至连自己的实力也不了解,这样的人在创业与投资中,之所以失败也就容易了理解了。因此说,任何成功都来源于实事求是,知道自己知道的,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非常重要!
余超林精读《论语》之33:知之为知之
2019-5-6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