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汉清的回信
汉清宗亲:你好!向你全家问好!并祝春节快乐!首先感谢你给我寄来了三本族谱,很宝贵,看了以后,我抓紧复制卷首和卷一。做电子版以后我将寄给你。
紫林汤氏在六年时间内就完成了九修族谱,这是大家积极努力,团结一致取得的成果,非常不易,我注意到你是主要发起人,没有你的开头可能就没有这个结果。
我和忠和本来不认识,他是从锦程宗长那里了解到我的信息和联系方式才联上我的。通过几次电话,都是由于我的耳背和语言不通(13岁离家,已听不懂老家的语言了)效果不好。不过现在已能微信联系,就方便多了。
从来信得知,你是从电力局退休的,说明我们是同行。我退休前是在西南电力设计院工作。搞了一辈子设计,于1995年退休。退休以后也没闲着,搞产品开发,搞咨询,一直忙到80岁。在这段时间也忙了家族的事情,1996年曾倡议搞自己这一支(从期字派始)的家谱,也搞了好长时间。直到2016年才正式出版。1991年我们有幸看到大山汤氏七修族谱,2003年才得到它的全套复印件,2013年,我把族谱做成了电子版,并采用了全新的格式。我可以把这些资料都发给你,让汤武在电脑中打开给你看看。我在做电子版之前是动了一番脑子的。要不要像老谱一样采用竖排?文章要不要加标点符号?是用繁体还是采用简体?
你和忠和都建议搞大山与紫林汤氏的合谱(名字锦程都取好了,叫湘宁汤氏八修宗谱),我是非常支持的,其实我早就开始行动了。大山汤氏七修的电子版就是基础,后来又增加了紫林汤族谱氏的垂丝图,我是这样想的,老族谱好多内容肯定得保留,所以我的工作不会白做。
至于新的亲供资料如何获得?这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措施,比如成立了微信群。但是收效仍然不大。因为我不在老家,这事真不知道如何处理。关键是怎么样动员和组织群众?这是我们目前碰到的最大难题。
还有一个表现形式的问题。现在有人支持还是按照老版来。即采用竖排的方式,就像九修族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