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人类学家那点事儿
我读大学那会儿,每天去教室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幢不起眼的二层红砖小楼,它紧挨着海洋系男生宿舍,大门并非面向马路而是开在侧面,常年紧闭,几乎没有见过有人进出。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注意到它,一直感觉很神秘。某天受不住好奇心驱使,走到大门口认真看了看挂在门上的牌匾,上书“XX大学人类学系”。原来如此!
大概我将要毕业那年,这个系被并入历史系,原来的那幢神秘小楼改成人类学博物馆。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门仍旧是紧锁的,无人往来,小楼孤独地掩映在枝繁叶茂的树影下。
这算是我和人类学的缘起吧。
我和人类学家那点事儿
我看的第一本人类学著作,是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所著的《忧郁的热带》。我居然会买一本厚达500多页的人类学专著,最重要的原因是被书名吸引。没办法,就是这么肤浅!第一眼看到书名,首先联想到的是原始落后充满神秘未知的热带非洲,翻了翻书,才发现原来作者描述的是热带美洲巴西亚马逊流域的土著印地安部落。所以,我不但肤浅,还很无知。以为热带只在非洲,其实还有热带美洲,热带亚洲呢。
书中第一句话却是“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算是一个不小的Hook吧,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书中记录的是作者1934-1937年间在巴西圣保罗大学教授社会学期间所从事的field works(田野工作)。他深入亚马逊流域的若干土著部落,研究当地印地安人的习俗文化阶级制度社会结构生存模式等等。通篇看下来,更接近一部稍微严肃的旅行游记,对普通读者来说,是一本入门级的友好的人类学作品。
作者大学期间曾兼修哲学,自身对哲学思想很有兴趣并深有研究,所以文中有很多深刻的人文思考与叩问。总体而言,这是一部给人启发与收获的大师级经典之作,值得一看再看。如果你只想读一本人类学作品,就选它吧。
我和人类学家那点事儿
我关注了几个读书公众号,看的第二本人类学家的著作《天真的人类学家》就是其中之一推荐的。作者奈吉尔·巴利在学术届并非名望之士,充其量算是一个有点小成就的人类学者吧。这本书讲的倒是在非洲喀麦隆多瓦悠人村落里做的调查研究。最大的看点不在于学术,而是趣味性、可读性、幽默感和娱乐性。这样说吧,看完这本书,让我对“人类学家”这种职业肃然起敬,因为这显然不是一般人可以坚持下去的工作。
还有就是,书中对地球上现存的原始土著部落之一的村民日常生活的详尽描述,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那些没有受过任何学校教育,靠天吃饭,靠信仰而生而死,代代相传的原始人类,对金钱、私利、爱情、性、权势、人际关系等等的追逐处置选择,正是出自最本能最初始的人类本性的需求啊。
所以,如果你只想轻轻松松地涉猎一下不怎么正统的“人类学”,那么这本书无疑是不二之选。它根本就是一本旅行文学书籍嘛,看着看着会爆笑出来的,建议你慎重选择观看地点哦。
我和人类学家那点事儿
去年双十一前后买了第三本人类学作品,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椰壳碗外的人生》。这位学者和中国有些渊源,出生于昆明,五岁前的童年是在中国度过的。虽然后来回到祖国爱尔兰,但全家仍保留了很多在中国养成的习惯,比如吃米饭多过吃土豆,家里满是中国的书画服装之类。
这本书其实是作者的自传,从童年一直写到退休。重点是在东南亚国家所做的田野工作和区域研究,偏学术性的著作,所以对大部分非专业人士来说,比较枯燥艰涩。我就是大段大段地略过,很快就看完了,当然也不会再看了。不做推荐。
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是一位特别有语言天份的人。他是被爱尔兰父亲,英格兰母亲和越南保姆养育长大的,除了母语,还熟练掌握印尼语,说和读泰语和他加䘵语,对古爪哇语、荷兰语、俄语、德语也有习得。因为他的研究方式多以访谈为主,所以他在语言方面的优势对工作也有相当大的帮助。面对一个会说你的语言的外国人,自然而然会有一种亲近感而愿意分享更多吧。
看完这三本人类学著作,我猜自己大概率不会再读其他类似的作品了。如果非要做个总结的话,那么以下三点供大家参考。
一、 首先,人类学家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尊重的职业。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地想想,自己是否会愿意在满是屎尿的根本称不上为房间的地方睡觉?又或者,冒着跌落悬崖的危险,只为了体验土著人的莫名其妙的仪式庆典?而且这样的生活并非只是持续短暂的时间,而是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没有对这份职业的深切的热爱与执着,任谁都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吧!
二、 我虽然喜欢到处旅行,尤其异国他乡更具吸引力,但总体来说,更偏爱经济发达的繁华都市以及繁华掩映下的古都老城。我的wishing list还有长长的名单,但看完这几本书后,已经决定把那些特别不发达的落后的目的地直接划掉。有生之年,及时行乐为好。这再次印证了我!的!肤!浅!
三、 最后,人性不可试探,亦不要违逆。如果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人性,就没有那么多道德绑架和反目厮杀,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感受情绪,自身的成长变化,这世界会美好太多!
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