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者 ‖ 城市就是我们的自然
撰文 : 大地倚在河畔
“古往今来多少城市都是大地的产儿。”面对城市某些困扰时一些城市人常说:我讨厌城市,到处是石屎森林,我家周围应该有山有水,有草地有树林,有宽阔的空间,环境宁静充满自然气息……
生活在城市的人得享城市种种便利与好处。但往往又想兼得乡村生活的好处,认为这是对自然的向往。还觉得城市远离了大自然,非自然之物。这种看法将城市与自然对立了起来且曲解了城市。对此,我要说的是 : 我们从来就在自然当中,城市就是我们的自然。对于人类,城市是最重要而必然的存在方式。
“古往今来多少城市都是大地的产儿……城市是自然界万般事实中的一种。”
人类为了生存而聚居。那些聚居地从村落、乡村、集镇等逐步演变产生城市。7000年前西亚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出现了最初的城市即苏米尔人的城市,至今,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世界各大古老文明的最初的城市都是自发形成的,彼此并无相互交流的过程,完全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自然演变。可以说,从最初的原始聚落到全球各地最初的城市,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河谷、黄河流域、中美洲秘鲁等的古老城市,乃至此后各个时期的城市发展,根本意义上都是出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某种本能。它们既是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反映,其自身也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构成。
城市是人类的创造。许多人由此认为乡村才是自然的,城市是不自然的。其实,城市与乡村同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两者只是聚落的不同形态,而且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城市研究显示早在人类文明的曙光刚刚出现时,城市的胚胎结构已经存在于乡村之中。远古乡村各种构造形式,包括屋舍、祠庙、灶台、沟渠、村道、晒场、谷仓等等,后来在早期城市形成过程中,就演变成为城墙壕堑、公共建筑、民居、街道、广场等。城市所有的结构形式,其原型都来自于乡村。和乡村一样,它的每一部分都是自然界原有之物。这些结构形式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变得更加复杂。由是,为何唯独乡村是自然的呢?
某种意义上,城市这种广布于地球表面的人类构筑的巨大团块,就如同我们在亚热带森林中看到的巨型蜂巢,或在非洲大草原上看到的庞大蚁穴,有谁会怀疑这些巨型蜂巢和庞大蚁穴不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呢?由此而言,我们人类的城市与这些巨型蜂巢和庞大蚁穴并无区别。城市是特殊且更复杂的聚落形态。
当然,城市脱胎于乡村却不同于乡村,它不仅规模大及人口密集,重要的是,它有各种各样的人,它具有人口或职业的多样性,这是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本质特征。用城市学家的话来说,城市是异质个体的永久定居场所。但是我们能够因为城市与乡村有区别而认为其不属于自然吗?事实上,城市即使发展得再复杂,它的所有结构形式都可溯源于乡村,它的全部物质都是自然界中所有的。诚如思想家及城市学家芒福德所言:“古往今来多少城市都是大地的产儿……城市是自然界万般事实中的一种”。
■ 城市脱胎于乡村却不同于乡村。今日的城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过度扩张,大规划的荒诞……城市在重重问题中艰难探索,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城市自身。
绝大多数市民当其表达对城市的厌倦以及指责时,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城市的放弃。其中真正愿意远离城市过纯粹乡村生活的并不太多,至于像美国人比尔·波特所著《空谷幽兰》一书描述那样远离俗世隐居深山老林的,则更是极少数。我的一位朋友在距离广州中心城区约30公里的花都区购置了一处别墅,节假日不时前往休闲度假,但他主要的工作生活仍然在城市中心区。他说他不会放弃城市中心区的生活,即使退休之后亦然。
据观察,迄今广州市民在乡郊二次置业时,大多选择在距中心城区约50公里或不超过1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在我国,随着城轨等城际高速铁路网逐步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城市群以及济南、重庆等重要城市近年先后提出了“一小时生活圈”乃至“半小时生活圈”概念。房地产发展商在其项目选址时也通常以此标榜,强调楼盘与城市或中心城区的便捷连接。这种趋向及情形,恰好印证了人们对城市的依恋不舍。所谓“一小时生活圈”,是指从此城到彼城或从中心城区到楼盘所在地的交通时间距离,人们要求这种近距离,说明他们并不真的打算告别城市,而仅仅是在保持城市身份基础上偶尔享受乡村生活,或者在城市与乡村两种生活之间灵活转换。事实是,大多数人无意放弃城市。
显然,城市对于我们是至关重要。城市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使之可以面对面接触沟通。这种接触沟通无论对于个人或是社会都是最有效用和最为必要的。这是城市的重要特质和城市种种优势与好处的重要基础。实验证明,即使在资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最便捷和最清晰的电子通讯也取代不了面对面的交流。有关分析显示,电子通讯反而增加了面对面交流的价值与需求,其与面对面交流的关系不是相互取代而是互补;城市可以聚集大量人力形成合作的力量,人口密集之处最有利于激发思维、获取观念和产生知识,以创新科技和创作艺术;城市提供我们日常生活的最大便利,包括衣食住行的种种需要,以及工作学习、休闲娱乐、探亲会友、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乃至百无聊赖时漫步街头及到茶室或咖啡馆小坐等等,所有这一切,在城中都方便易行……
■ 广州地铁目前共有10条营运路线总长308.7公里,开通里程居全国第三位,世界前十位,客流强度全国第一。尤为重要的是,城市创造文化,它是人类文明与人类精神的载体及象征,是我们生活理念和精神世界所有精粹的汇聚之所,在更深层次上让我们获得人生动力和精神寄托。城市对个人形成强大压力,而个人又在抗衡这些压力过程中更高程度实现自我。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个人乃至城市的个性得以塑造和显现。显然如同个人一样,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性格。
在无数的城市中,总有一个能够唤醒我们关于真实世界和生活原型的记忆,令我们心向往之。
譬如罗马,一座由石头构筑的“永恒之城”,在台伯河下游平原的七座小丘上,矗立着自古罗马帝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古老建筑或其遗址以及数以百计的教堂与修道院,还有纳沃那广场、鲜花广场和西班牙台阶。徜徉于此你会感到时间与空间也仿佛凝固了;巴塞罗那,一座现代主义建筑之城,安东尼·高迪和多梅内克·蒙塔内尔的格尔宫、米拉公寓、圣家族教堂、加泰罗尼亚音乐厅等已被列入世界遗产的伟大建筑散布于各区。城中的兰布拉斯大街,沿街有各种精致的建筑、棕榈树下成排的凉亭、街头小酒铺或露天咖啡座,以及大显身手的街头艺人,这是让“许多人度过一生美妙时光”的全球名街;佛罗伦萨,一座艺术之城,这里有众多精美绝伦藏品丰富的艺术宫殿,譬如乌菲兹美术馆、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美术馆、巴杰罗美术馆、帕拉提那美术馆等。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曾经生活于此。建有橙红色巨大穹顶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和阿诺河上的老桥,是此城的标志;伊斯坦布尔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是东西方之间的欧亚之城,曾经的罗马帝国、古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这里兼收并蓄欧、亚、非三大洲的思想、文化、艺术精粹,俨然一个灿烂的世界文化之都。圣索菲亚大教堂是见证城市历史辉煌的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忧伤而动人地记录了这座城市以及城市所跨越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历史;巴黎多么浪漫、骄傲、时尚而又古典,那里有古老的索邦大学、雨果的居所和他的巴黎圣母院、波德莱尔的闲逛者足印和他的《巴黎的忧郁》、莎士比亚书店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双叟咖啡馆和花神咖啡馆、罗浮宫博物馆……
■ 沃斯 : “城市可以被定义为一个规模较大、人口密集的异质个体的永久定居的场所。”还有华夏大地的城市,譬如历史深处的古老渭城,沿着渭河之北,客舍青青杨柳依依,唐诗人王维一首《渭城曲》让这城市名传千古。这诗意的城市更是秦王朝曾经的国都,又是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城中曾经矗立过高大宏伟的冀阕宫廷,据说立于其上可以眺望终南而俯瞰渭水,但那些寻常巷陌就唯有我们去想象了;陆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伟大城市西安,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13个朝代建都于此,最早的东方“世界之都”!城中有无数文物古迹和伟大的古城墙,还有令人联想到《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的“大唐东市”和“大唐西市”,还可感受旧时都城街市的古风遗韵;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广州,它的老城以越秀山为背景,在连片残旧却精致的古老建筑中,屹立千年的六榕花塔和怀圣光塔与近代的石室教堂、爱群大厦等,共同勾勒了融合多元风格的奇特天际线。这是海洋与大陆的边界,城东边珠江入海处有一个宽阔的深水港湾,这古老港湾是整座城市几乎全部品格和生活方式的载体,是它使这里的人眷恋故土又思念远方,安守现实又充满想象。这种复合的禀赋,就如同那温和海风吹拂着的黄埔港湾一样深邃而开阔……
如此令人印象深刻或者心向往之的城市的名单,当然可以一直开列下去:耶路撒冷、伦敦、纽约、旧金山、溫哥华、悉尼、斯德哥尔摩、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里斯本、波尔图、北京、吉隆坡、东京、澳门、上海、曼谷。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也是文化的归极;城市多么斑斓,各有各的姿彩。这就是城市——如果没有城市,世界多么乏味!
个人可以逃离城市,但人类整体却注定是离不开并将进一步拥抱城市。18世纪工业革命开启了城市化进程。近200年这一进程明显加快。据联合国统计及预测数据,2011年全球已有36.32亿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化率达到52.1%。预计2050年全球城市化率将达到67.2%。我国城市化步伐也是持续加快,2011年大陆城市化率达到51.3%,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城市,不是我们喜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必然的选择及我们的存在方式。
■ 全球著名咨询机构Mercer每年均进行全球最宜居城市的广泛调查及排名城市就是我们的自然
最近又路过广州大学城。但我沿着华南快速干线进入城中并纵贯此地时,并没有身在城市的感觉。宽阔的道路和高架路上汽车高速疾驰,道路两旁空空荡荡几无行人,远近坡地与树木之间,偶有数幢建筑错落其间,那便是某大学的校舍或教学楼。不同院校彼此远隔不相关联。很少有楼宇紧挨路面,更少见多座建筑相连于路面形成街道的垂线密集的界面,遑论街区的多样性。与其说这是一个城区,不如说这是一处乡村。
或许作为大学城这是可取的,但类似景观在许多城市新区实在是太常见了。近年广州又先后推出了中新知识城、天河智慧城、海珠生态城、国际金融城、国际创新城、教育城、东部山水新城、南沙滨海新城等10多个冠以“城”字的城建项目,这足以令人震撼,并让人生出期待:这个超级巨大的城市未来将是怎样一种形态?我们选择了城市,却时常以乡村的方式来要求及建造城市。事实上城市的许多问题大多不是城市本身造成的,而恰好是我们背离了城市的原则所致。诚然,城市完全可以变得比我们想象的更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它。
我们在不久之前还身处乡村社会,即使生长于城市,对城市似乎很熟悉,也难免以乡村思维想象城市。但我们必须记住:城市应该是其所是,要让城市成为城市;而且城市是我们无可避免的几乎与生俱来的存在方式,这是我们的本性及事物的法则所决定的。城市及其文化是自然目的系统进化的一个层次,与乡村及其文化同属一个“人化的自然”。城市就是我们的自然。
如果我们真的热爱大自然,那么我们就应该如同尊重与理解乡村那样尊重与理解城市。
(城市漫游者 2010)
~~~~~~~~~~
■ 城市就是我们的自然。■ 本文是在作者 2010 年初夏于某大学所作城市讲座的提纲基础上修改而成。 也收录于作者所著《后街: 日志中的城市》一书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5年9月第1版 )
■■ 关于城市的阅读推荐:
□ [美] 刘易斯 · 芒福德 著 / 宋俊岭 倪文彦 译 《城市发展史—— 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2月第1版。
□ [英] 雷蒙·威廉斯 著 / 韩子满 刘戈 徐珊珊 译《乡村与城市》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年 6月第1版
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