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的时光齐帆齐微课乡土故事

槐花香从故乡来

2017-09-17  本文已影响85人  天使哼歌

槐花香从故乡来

假期,朋友突然接到电话,需要去单位加班,正无聊的我欣然陪他前往。

那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小镇路旁种了许多花草,造了各种景观,吸引着人们,前去观赏。大朵的波斯菊,浪漫的薰衣草,热情的茶花,还有吊桥、风车和古老的船帆,散发着浓浓的异域风情。

他的单位隐在小镇深处。崭新的操场,被各色的菊花环绕。穿过操场,一阵清香袭来。四下寻觅,才发现头顶有一棵参天的槐树。枝桠粗壮,像一顶巨大的帐篷四下撑开。白白的槐花,从绿叶间露出,像幼小的孩童,藏在妈妈的身后,好奇地窥探着世界。

这个美丽的意外,让我惊喜不已。二十多年后,再一次见到槐花。

第一次见到槐花,是在老家屋后。那时,我还是一个几岁的小孩。

老屋后是成片的树林和竹林。那里是我们的快乐天地。我们在那里捡来树枝和竹叶,生火办家家。家里的胡豆、红薯、甘蔗,还有笋子虫,都是我们的美味。

玩腻了那些游戏后,槐花被我们惊喜地撞见。它香喷喷地挂在枝头,喜气洋洋地望着我们。摘下一串,取下花朵丢进嘴里,蜜样的甜。等嘴里、胃里都裹满蜜,再深吸一口气,甜甜的香气充盈着每个毛孔。

清晨,打开家门,踏上屋后的石阶。槐花的香由远及近,从淡到浓,钻入鼻中。饱饱的吸几口,香气萦绕。四处张望着它们沉甸甸的身影。

竹栅栏旁一株槐树,槐花斜倚着从头顶垂下,正好供矮小的我们采摘。摘下一串串,编成芳香的环,戴在头上,玩起公主出游的游戏。“公主”在香气中羞涩地坐在伙伴们用手搭成的轿子上。在众人的前呼后涌下,四处游览……

更多的时候,我要早起,穿过槐花丛,走几里田埂小路,到一所只有几百人的村小上学。

村小只有几个正式教师,其余都是学校请来代课的。上课铃声,由值周老师敲击“铛铛”发出来。“铛铛”是一块锈迹斑斑的铁,敲一下,会发出悠长清脆的声音,在校园和山谷中回荡。每敲一下,停一会儿,等声音扩展发散出去,再敲击剩余的两下。

走在附近的孩子,听到铃声,便小跑着往学校冲。听到铃声,老师们拿着书本走进教室。值周老师敲完,把它拿回办公室挂在墙上,下课又提到升旗台去敲。

几年后,学校的铃声才变为电铃。拉响后一连串急促的铃声不停歇吐出,催促着来迟的孩子。只是电铃声穿透力不够强,校园附近能听见,远了就无能为力了。

我却天天盼望停电,期待“铛铛”声像一串串绵长的音符,悠扬地在山谷间回响。那亲切的声音,让我想起种地的锄头、镰刀,听到的瞬间,我仿佛闻到铁上蘸着的泥土和稻谷的芬芳……

学校教室是用石头砌成,矮小阴暗,外墙潮湿,密密爬满苔藓。教室外,是一排排槐树,高大地为我们遮挡着风雨。它静静地站在那里,仔细聆听着教室里的朗朗书声。

去年回老家,路过那所村小。学校在原来的基础上新修了几间,石头房子已改换成平整的砖房。操场宽大了许多,坑坑洼洼的泥土地,被水泥地面取代。

令人欣喜的是,那一排槐树还在,正笑盈盈地开着花。那些和它有关的记忆,香甜地滑出来,芬芳四溢。我忆起在槐花下跳绳、抓子、踢毽子的情形。一个个熟悉的身影闪现,一串串笑声洁白地挂在树梢……


那时的校园虽然简陋,但因为槐花的缘故,充满了香气。现在的许多村小,被各种花草整齐地包围着,虽说装扮得更加漂亮,但总让觉得人为气息太浓,乡土特色淡了,心里不免有些遗憾。

齐帆齐写作自媒体课

记忆中盛开的桃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