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捡一个好文

爷爷

2023-10-03  本文已影响0人  雨眠之夜

我的爷爷已经去世好多年了,具体多久,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还要拿纸笔算一算。那是我大学大二的时候吧,距今大概也有10多年了。关于爷爷很多事情我都不太清楚,以前家里人火堆旁夜聊的时候,爸妈会提起,但自己从未详细了解过,很多事情也只是知道个大概,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所以在记录的时候,可能前言不搭后语。

爷爷的出生的时间已经记不清,似乎以前看过身份证,好像是一九二几年,但是这样算,结合我爸的生日一九六几年好像又不太对。只记得当年爷爷被国名党拉过壮丁,这件事还是挺有的说的。当年在火堆旁,奶奶讲过。

奶奶是属于童养媳,比较小的时候就到了爷爷家,奶奶是比爷爷大一些,但好像也没有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夸张。当年解放前,国名党在村里抓壮丁,就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把抓到的人用绳子绑住,串上一串,把这些壮丁赶到某处去。当时我的太奶奶还有奶奶知道了这件事,一人拿一把刀,趁着看守不注意,两人一前一后一起把绑爷爷的绳子砍断,爷爷拔腿就跑,最后藏在某个树林子里,过了一晚上才敢回家。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我不敢保证,或许也是我记忆偏差,或许这件事讲的是我爷爷的兄弟,或者我太爷爷的事,现在已经弄不清楚了。之后,我爷爷还是被迫参了军,去了国民党的部队,后来不知怎的,可能是解放后,又加入了共产党,期间好像还给某个旅长之类的首长扛过枪。大概在小学时候,我们拆土房子的时候,从房子里找到了个黑色的电话筒,好像只剩下一个壳,当时觉得很新奇。爷爷入党比较早,所以最后去世的时候,作为老党员,镇上还送了很多花圈,当时觉得还是比较气派的。

我从小跟着爷爷长大,但上学前对他的记忆几乎已经没有了。比较清楚的是我刚上学前班的时候,上学的地方在我们村小。当时和一个同龄的姐姐一起上学上课。小时候缺少道德观,喜欢她一个橡皮,我就偷偷藏起来,放进了我的文具盒里。后来回家的时候,姐姐和哥哥一起说我拿了,我嘴硬说没有,也不让他们检查,硬撑着。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片水田,里面是别人刚耙好了田,种上了秧苗。我心一横,书包一甩,把书包扔在了田里,然后气冲冲的往回家走,哥哥姐姐都不大,也故意不给我捡。于是一个书包就扔在了路边的水田里。回到家后,家里人问我书包呢,我不愿意说话,最后是哥哥姐姐给家里人说了。爷爷就领着我去找,到了扔书包的地方,书包早就不见了。因为是开学第二天,书包是新书包,里面还有作业本之类的,整个都是新的,水田又是在路边,路过的人看到就直接拿走了,最后书包也没有找见。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撒谎的代价,当然,对当时年龄的我并没有多少后悔的感觉,只记得当时被别人揭穿,逼着我交出被偷走东西的尴尬和羞耻。这件事被家里人拿来笑话我很久,几乎每年说到我小时候的事情,都会拿出来鞭尸一遍,就说我小时候多任性。

记忆中的爷爷总是在忙,忙着他的地,他的蔬菜。爷爷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他没有别的收入,都是靠种菜,然后到街上去卖菜换些收入。所以现在对他的记忆,要么是早上四五点就起来淘洗蔬菜,然后背到街上去,要么就是跪在菜地里摆弄哪些蔬菜。我家距离街上也就1公里左右,所以卖菜还比较方便。乡镇上没有什么固定的卖菜点,所有小贩和菜农都是在街边的路边找个2平米左右的位置坐下,用塑料薄膜铺在地上,然后把要卖的蔬菜摆放在上面,等着顾客来买。乡镇的集市从早上七八点开始,到下午三四点就没什么人了。但为了找个好位置,他们都会早期,记忆中爷爷都是在5点左右就起来清洗、绑扎蔬菜了,6点开始往街上走。早上还有住的比较远的农民推着车或者背着背篓来街上卖菜的。卖菜的几乎都是老人,年轻人一般拉不开面子,或者出去打工了。他们一般要坐在路边十来个小时,一天的收入好的时候也就20来块钱。那时候蔬菜不值钱,一把葱、一把青菜也就三毛钱到五毛钱。卖不完的菜大多是分给住在周边的儿女了。有几次奶奶让我给爷爷送中午饭,开始我还有些介意,毕竟刚到初中的年纪,身体里正蔓延着一些幼稚的羞耻心,觉得家里人在街上卖菜有些丢人。不过,当把饭菜送到爷爷手上,想到他不至于饿肚子,还有坐他旁边的老人投来羡慕的眼光,和对我的赞不绝口的赞许:“你这孙娃真懂事!”。心里还是觉得很值得的,也是给爷爷张脸了。还记得更小的时候,有一次陪着爷爷卖菜,爷爷还给我买旁边的树叶子凉粉,那种我们当地特产的吃起来有个特殊味道的凉粉,或者买个油勺勺,都是很快乐的回忆。那时候知道了他们卖一天的收入也就几十块钱,甚至几块钱,让我感受到了挣钱的不易。我现在花钱很小心,甚至有些抠门的性格,正是这些事对我的影响。

爷爷很疼爱我,俗话说家长总是最疼爱小儿子。我爸是几兄弟中最小的儿子,我也是第三代中最小的儿子。从小和爷爷住在一起,再加上我小时候很听话,很乖巧,所以很受他们的喜欢。我还记得,在我读初中的时候,爷爷那时候身体还可以,背着背篓去山上扯猪草,回来后会从猪草里拿出几十个桃子,是摘的别人家的,是给我摘的,有时候也会有几个苹果,他总是很疼爱自己的孙子。直到我读大学了,他身体已经很差了,走路都需要慢慢腾挪,年后的初一早上,他对我说那里有给我捡的没点着的鞭炮,那是为我捡的。小时候,家里穷,过年的零花钱比较少,但是又喜欢玩鞭炮,我们小伙伴会在年30晚,所有人放完鞭炮后去路边拣那些掉落的,有捻子但没着的炮仗,然后再一个个去点着。这种活动持续了很多年,直到高中后的我对放炮已经没了兴趣,就不再捡了。可爷爷还是会捡,给孙儿们捡的。

一一年,我大二。那时候爷爷已经病重一年多了。也去镇医院里抢救过几次了。那是他的精神状态已经不太好,身上没有力气,走不动道。那一年年初十四,因为前一年在县里看到了元宵节烟花表演,感觉很美,所以这一年我还是想在去学校前,在县城呆一晚,看一次烟花。走的是那天下午,和家里人告别后,家里人准备送我到车站,爷爷坐在那个沙发上,对我说走不动,站不起来,所以也就不送我了。那时候的我以为亲人的离去应该是很遥远的事情,虽然爷爷身体不好,但还没到那个时候。没想到,这一次尽然成了永别。

两天后,我到了学校,晚上在床上突然接到姐姐的电话,她哭着对我说爷爷走了。于是我们买了第二天的汽车票又开始往回家赶。到家后,看到已经换了寿衣,脸上盖着纸的他。大爹揭开遮面的纸,让我们看他最后一面,姐姐放声大哭,我却也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觉得躺在那里的人好瘦,好矮,完全不像我记忆中的他。对于亲人的离世,我好像都是这样,没有嚎啕大哭,也没有戚戚然,心里一直比较平静。我知道他走了,我再也看不到他了,再也不能拥有他了,我没有书上描写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并不是我不爱他,我很爱他,我也知道失去他了,但这并不能引起我的悲伤。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是从小接受的观念是男孩要内敛,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从小不会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感情。

有人说,人活着不是活了一段时间,而是活在某些一瞬间。对爷爷的感情是绵延了一整个儿童和少年时代,但最后都凝成了那么几个瞬间。现在想起他来,就是那个下午,他在门口开开心心的给我从背篓里取出几十个桃子;是挂念远方的孙儿,让家里人给他搬扶到电脑前,也要开一下视频,看一下自己的孙儿;是已经走路都成问题时,却在那个早上,指着几个完好的炮仗给我说:“康娃,那是给你捡的炮,拿去耍。” 他的离开,没有让我有任何心情的波澜,却是在现在想起这些瞬间的时候,几乎哽咽到无从下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