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和认识的“陌生人”在一起
今天好不容易逮着我放假了,老妈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啦,一来是她真的腰疼,二来确实过年事情比较多,我自然而然成了坐席(就是参加别人婚礼什么的)的“代表”(代表老妈去参加她表弟女儿的婚礼)。心里本来就是很不情愿的,新娘子都不认识这样真的好吗?但是迫于老妈的“女权主义”,还是光荣地当了这个代表。不一会儿,一个远房亲戚也上了车,向我打招呼,我吚吚哑哑地应承了半天。去了婚礼现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一堆聚在一起(一个都不认识……慢着,不!应该是童年记忆??????)“哎呀,璐璐长这么大了,越来越漂亮了长得,都认不出来了……”我一面尬笑着,一面点着头(此处应该很心累……)
不一会儿,饭桌上,为了掩饰自己略微尴尬的心情,低头玩手机,没想到这时候一个舅舅喊我:“别玩了!璐璐”……无奈,尴尬抬起了头(什么????最后一道防守也不给我?)
我不喜欢和认识的“陌生人”在一起(插播一条在婚礼现场捕捉到的2019最火小猪佩琪变异版)
寒假回来,作为一名标准英专生,自然承担起了为弟弟妹妹补习ENGLISH的责任,刚一回来,“喂,嗯,洋洋需要补课吗”“嗯嗯,你过来吧,过几天我去接你”(临近被接的前几小时,我的内心是煎熬的……)此处应该有心理画面特写(嗯,说不定他忘了,他一定是忘了,对对对,完全忘了;哥哥的婆婆来了,住不下了,没错,就是这样!)我的内心暗暗窃喜着,又略微有点忐忑不安,生怕门突然被推开,出现了自己不想看到的身影。
什么时候这样了呢?大概是当我意识到自己越来越乐意与自己相处了的时候。
期末复习周的时候,每天自己一个人去图书馆,九点四十三的闭馆铃声一响,慢慢收拾好书包,推回椅子,伴着悠扬凝重的音乐一个人插上耳机再慢慢悠着回了寝室,特别享受这样的感觉,仔细回味一天的收获,感觉又不枉费时光。
而在图书馆的时候,又是我最清醒的时候,虽然是自己一个人,但是周围一群人和你一样,有着同一阶段不同的奋斗目标,我们虽不同,却又在某种程度上相同着,这个时候的我,不是孤独的,保持自我清醒与独立,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干自己事情,内心越来越静,静得可以听得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回声,这才是我想要的。
疲于与他人相处,和不太熟悉的人待在一块,相反,我认为这是一种无用的自我消耗。奇葩说里第一季,有一个辩题“份子钱应不应该被取消”,于我自己而言,不仅婚礼份子钱该被取消,一些不必要的人也不用发请帖,生活是自己的事情,观众无需那么多,少一些表演,生活会轻松得多,至少对我这类不喜社交轻微“自闭”的人来讲说是。
所以,相比于人群的喧闹,我更乐意与自己相处,保持清醒和独立。
三五好友,冬日乍暖,别丢了自己,听听内心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