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工作过、也从事过记者行业,可最让她自豪的工作大概是自由写
今天早上读到齐老师这本书的第二章,从第二章开始,书中就开始写因文字结缘认识的文友,开篇第一个要介绍的是那个:世间的美好都不及她的----与君成悦,描写这位小姐姐足足用了10页。
这是一位出生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广西壮族女孩儿,说到这里瞬间我也有种熟悉的感觉,因为我姥姥家也是广西的,我妈妈是壮族。因为我随着爸爸的名族,所以没有成为壮族女孩儿。
对于那里的山水我也是很喜欢,山里的空气尤其舒适。而这位壮族小姐姐,在齐老师的介绍下,能感觉到是一位善良、无私帮助她人的小姐姐。书中讲了三五个不求回报,只为帮助她人的事件。
曾经先后帮助两位哺乳时期患病的母亲,母乳喂养她们的孩子,为两个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母乳喂养过孩子的母亲都知道这是一项很消耗体力的事情,曾也在广西当地被新闻报道过,可是大爱的小姐姐用了化名,在她看来“做好事不是为了让大家知道,然后去夸奖她,只是希望自己能够真正的对他人有帮助”。
这样充满爱的小姐姐,是因为出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原生家庭里,父亲是中学语文教师,母亲是银行工作人员,放在现在都是小康家庭。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很小就开始读书,在小学一年级一边查字典一边读完了《西游记》,可见家里对她从小的培养,因为爸爸喜欢读书,喜欢文字,姑姑还是位诗人,从小就受文学的熏陶,使得这位壮族小姐姐从小种下了文学的种子。
在高中时候语文成绩是最好的,150分的语文,总是可以得到到140分的高分成绩,尤其是作文,常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读给同学们听。
大一的时候开始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她的作品常常发表在校报以及文学校刊上,大二的时候还加入了学校的记者团,经常在省报上发表文章,一度成为学校里的名气才女。
因为在大学期间的优秀成绩,被大学推荐到北大继续深造,在那里因为问路,与“路人甲”邂逅了一段爱情。
因为彼此都是热爱文字、文学、书籍的人,所以彼此心照不宣的走到了一起,在北大校园里,一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一起学习、成长。
毕业后,因为热爱故乡,壮族小姐姐放弃了国外就业机会,毅然回到了家乡,进入到了体制内,而另一半为了她也放弃了大城市的高新工作,从北京来到广西,扎根在地级市的基层。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不久后就由地级市调入了自治区的党委部们,由此两人也开启了两地分居的日子。
两地分居,聚少离多,壮族小姐姐无疑担负了更多的家庭责任,白天工作,晚上照顾孩子,即使是这样,也不忘放下手中的笔,小姐姐说:觉可以一日不睡,但字不能一日不写,不写笔头就会生锈。
不久后,再次怀孕的小姐姐,因为怀孕可以不用加班,可是小姐姐都是在家里“加班”,每天写六七千的字,几乎每天都能写一篇短篇小说,不久后签约了某平台,直到生产的前一天还在码子。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产假后的日子,为了陪伴孩子,为了有更多的写作时间,壮族小姐姐辞去了体制内的工作,开启了一手带娃,一手写作。
写作创业、开设自己的写作课、签约各大写作平台、文章纷纷登上各大公众号,同时也忙着出书,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几倍。慢慢的积累了一批又一批的忠实读者粉丝,大家纷纷被壮族小姐姐的才华和勤奋而折服。
都说三十岁是人生一大分水岭,壮族小姐姐成功的跨了过去,迎来的是一片晴空万里,收获的是人生的另一份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