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惹》观后感
2020-08-08 本文已影响0人
溪边的草
第一次主动写观后感。这部剧让我值得留下文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娘惹文化。娘惹是古代华人和马来人的女性后裔。古代中国移民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男性称维峇峇,女性称娘惹。相传最早的娘惹是因为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在途经马六甲时,有一部分跟随郑和的人员,选择留在当地,然后和当地的马来族妇女通婚最后生下娘惹。她们保留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注重孝道、长幼有序,望族中的娘惹就好像古代中国的大家闺秀,出嫁前不外出,不见外男,在家绣女红,学厨艺,练相夫之道。对有地位的男主人称为“头家”,女主人称为“头家娘”。
2.本剧时间跨度大。对应中国历史,应是从民国年代,历经抗日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演绎了两个娘惹望族历经4代由盛转衰的故事,印证了一句古话:富不过三代。通过本剧让观众了解了那个年代新加坡和马六甲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历史缩影。
3.这也是一部励志剧。通过菊香、月娘母女面对生活的艰辛、自食其力、不向命运屈服,勇敢挑战旧社会陋习,掌握自己命运,最后振兴家族,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剧中好些人让我感动,陈盛、石小姐的大爱;桃姐的正直和忠诚、菊香对爱情的纯正和执着、月娘的乐观,善良和大局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结局圆满,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