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的产品经理产品经理@产品

产品笔记第06篇|数据辅助决策

2019-03-30  本文已影响4人  夏海峰

在数据收集的前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数据收集之前,要预先对结论时行预测,基于预测的结论有目标地收集数据。如此之后,才能有效地使用数据认证法,从现象到结论。提前预测结论,可以让我们变得目标清晰,做到心中有谱,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在数据收集之后,要在数据的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做对比分析。所谓“纵向数据”常常有收入、流量等;所谓“横向数据”有时间、成本等。从数据对比中找准问题、发现机会,这是论证结论的有力根据,也是行为决策的参考基础。

从具体业务出发,如何利用数据来辅助决策?

本小节我们将分享,数据是如何辅助决策的,以及如何追踪决策成果。首先,我们引入一个问题:假设XX产品需要构建自有的流量池,以摆脱产品对搜索引擎的流量依赖,那么我们是应该投入做社区还是做工具呢?

前面我们已经分享过一个需求价值分析的框架:用户是谁、用户有什么问题、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本小节将基于上面的问题假设和这个分析框架,展开来讨论。

通过数据了解用户是谁

要为产品构建自有的流量池,就必须先搞清楚用户是谁,即把符合产品属性的用户聚集起来。

那么从数据的角度,如何搞清楚用户画像呢?其一是直接获取用户的属性数据;其二是收集并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

前一种用户数据可以来自用户表单收集、问卷调研、第三方机构等。后一种数据,来自我们对用户使用产品时的行为记录,如访问偏好、访问时段等。

有了这些用户数据后,我们便能够对用户进行定位,判断用户的喜好、特点。这些分析结果,即可作为我们设计流量池产品的依据,进而初步确定社区或工具的信息架构。

通过数据了解用户需求

知道了用户是谁以后,我们再反向去思考用户有哪些需求未被满足。这是我们构建流量池的机会。

那么如何搞清楚特定用户群的需求呢?其一是通过调研、访谈、客服等渠道收集用户反馈;其二是通过对用户数据进行专业分析、推测,得到可能的最接近的用户需求。

至于第一种收集用户需求的方式,这里不再赘述。关于第二种推测用户需求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分享几个有意思的具体方法:

(1)分析用户的搜索记录。大多数产品都有搜索功能,记录用户的搜索关键字、搜索时间等信息,并分析用户的搜索行为,是打开用户心扉最为直接的手段之一。
(2)从产品假设出发,去寻找逻辑上的“反对意见”。因为一旦建立了结论假设,我们收集数据时难免会刻意地从正面角度选择支持我们决定的信息。事实上,我们从用户的“反对意见”中收集数据,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需求收集手段。我们试图证明什么,也不能忘了用户不要什么。
(3)观察抽样用户的具体行为轨迹,建立猜想和假设,再倒推回来看整体数据。具体做法是,花较长的时间去观察部分用户行为,身临其境地猜想用户为什么这样做,猜想部分用户的心理活动,假设出行为结论。然后再与整体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比较中找到共通点、差异点,为进一步的探索和决定打下基础。

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当我们确定了用户的痛点后,接下来就要开始思考解决方案了。回到问题源,为了构建这个流量池,我们到底是应该做社区还是做工具呢?

这个决策与两组数据有关,其一是竞争状态,其二是触达效率。

所谓“竞争状态”指的是我们的解决方案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比如,用户是否用过其它竞品?我们这样做是否有竞争力?我们是否有资源优势?等等。

所谓“触达效率”指的是我们的解决方案所拥有的“自动获取”流量的能力。即,这个解决方案在获客和留存方面的能力如何?我们非常希望这个解决方案可以有较高的触达效率,如此才能帮助XX产品摆脱对搜索引擎的流量依赖。

基于竞争状态和触达效率的分析,我们选择一种可行性较高、成本较低、效果可能更好的方案。这便是数据辅助决策。

小结:数据辅助决策,开工干活

从上面看,是数据帮助我们确定了用户画像,是数据帮助我们获取到用户的痛点,也是数据帮助我们规划、抉择了解决方案。有了这些,我们便可以开始定义产品了,在产品的定义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地返回回来查看数据、分析数据。

事实上,一旦我们建立了这样的数据思维,并让数据辅助我们的决策,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数据习惯,让决策的可靠性、成功率变得越来越高。

尽信“数”不如无“数”,数据也不是万能的

在前面章节中,我们分享了“产品经理必备的数据能力”和“数据辅助决策”等内容,我们已经知道数据能力是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之一。对产品经理来讲,再怎么强调数据能力也不为过,数据必须是我们最为忠实的伙伴。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现在我们也换个角度来说一说数据,即“尽信数不如无数”。事实上,有很多事是数据也无法告诉我们的。本小节,便分享一些数据的误区和陷阱。

数据的骗局

其一,当我们收集到大量用户数据时,在执行数据分析之前,必须对用户数据做一轮排查,要把用户数据中的错误数据、不靠谱不确定的数据先剔除掉。否则这些不良数据,会给我们的数据分析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和误差。

其二,小心“巴纳姆效应”。它讲的内容是:人通常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这种描述十分泛泛,也会让人们误认为这对自己的描述。因此,我们尽量不要把用户的星座信息作为决策依据,因为星座信息就是一种笼统的泛泛的描述数据。

其三,不要把相关性当作因果性。即,如果两件事同时发生了,我们自然是觉得两件事是有联系的。但是,其实它们在逻辑上可能完全没有关系。可参见图灵的《别拿相关当因果》一书。事实上,所有的数据都是现象,我们不能武断地把数据当作“因”。

不要预设你的期望

一种大忌是:当我们有了一个特别有倾向性的立场和期望的观点时,我们在潜意识里就会去误读数据,用以支撑自己的结论。

这种感觉就像你到了一个岛上,你发现这个岛上没人穿鞋。如果你的预设是:不想在这个岛上卖鞋。你就会分析说,这个岛上没人穿鞋,所以鞋子在这个岛上没有市场;但是你到这个岛上的预设是:我就是要在这个岛上卖鞋。你一看没人没穿鞋,就会觉得:哇,商机很大,这些人都没穿鞋,给他们穿上。

我们可以提前预测结论,但不要武断地预设立场。带着私心去做数据分析,是毫无疑义的,你必须清空自己的私心。

数据不是唯一的驱动力

虽然我们做产品总是在说“数据驱动”,但是数据并不应该成为你的唯一驱动, 如果说我们纯粹被一些数字驱动的话,我们就很容易被 KPI 所绑架。

以“写作”为例,倘若你使用标题党策略,在一定时段里就会把文章的阅读量搞上去,你会误认为你的写作很受欢迎。但事实上,你不过是在迎合用户心理和市场品味而已,久而久之会影响你写作水平的提升。这种盲目基于数据的行为,不仅害了自己,也搞乱了行业生态。于人于已,都是弊大于利。

也就说,数据不是唯一的驱动力。我们写作是为了输出优质的内容,这才是我们写作的源动力。切勿盲目趋势阅读量的短期暴涨。

数据不是终点

不要把数据分析当成终点,不要把数据分析当成我们的依靠,所谓尽信“数”不如无“数”。真正驱动我们做事情的,仍然是产品的目标和用户的价值实现。数据只是辅助我们做决策、选择方向的一个工具而已,数据不能代替我们系统性的思考。

数据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过去的理解。它没有办法对未来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指示。当然,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根据过往经验来做判断。但是,有时候一些划时代的产品,或者一些真正能够影响行业的产品,是很难从过往经验中分析和演化而来的,它需要的是变革和精华。无论我们多么理性,仍然需要给自己的直觉一些机会。

数据是我们推动产品发展的必要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更不要误把数据当做成产品的目标,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用户价值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


END 2019-03-30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