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读书笔记

为什么我们喜欢赞扬,讨厌责备?

2023-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西陆华胥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458/500 天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赞扬与责备》。

这本书对人们喜欢赞扬、讨厌责备这个习以为常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探寻出其中的心理机制,并给出我们如何在生活中用好赞扬、恰当责备的方法。

1.听书笔记

01)我们之所以会很在意别人的评判,都源于人类的一个本质特征:我们都希望受到关注。

02)喜欢赞扬、讨厌责备,并不是不成熟、不理性的标志,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和最初人们的生存状况息息相关。

03)不管是赞扬还是责备,除了技巧之外,都有一个更重要的层面,那就是动机。所以,我们是否带着善意和真诚去和别人沟通,才是一切的关键。

2.听书感想

喜欢赞扬,讨厌责备,是我们的一种本能。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关注,都认为自己在素质、能力、表现上高于平均值,有这样一种「虚幻的优越感」。

同时,每个人都本能排斥责备,因为责备是排斥出群体的信号,这会带来恐惧和羞耻两种负面情绪。

并不是说自我修养高,就能更加客观地自我认知,更加从容地应对责备,烙印在体内的本能是很难改变的。

这也意味着,我们应该多赞扬、少责备,讲究方式方法,从而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跟人沟通的基调上,多些宽容大度,少些苛刻评判,顺应人的本能,而不是由着自己的感性来,当然了,可以严于律己,但要宽以待人。

对于赞扬,不妨慷慨一些,对待亲人、朋友、同事,多肯定优点,多赞美成绩,自然能增加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这是很简单却收效大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责备,则要慎之又慎,不要过于严格,动不动就批评指责,不要笼统概括急于下结论。

而是要具体明确的就事论事,用肯定—否定—肯定这样三明治形式表达出来,甚至赞扬与责备可以达到5:1的比例。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真的很有道理,在漫长岁月中凝练的智慧,洞察了人性的本能,给我们相应的提醒。

多赞扬,少责备,多栽花,少栽刺,需要成为我们的习惯,在人际交往互动中坚持下去,同时也应注意避免不走心的情况,是不是真诚相待,有没有发自内心的表达,大家是能够感受到的。

所以,将其作为原则而非套路,在与外界交互的不同情境中用起来,直到运用自如,自然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上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欢迎点赞支持,谢谢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