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霸道节度使,我选择十动然拒!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襦裙是汉服的一种,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我先试做翻译,供诸君一赏:
你虽知妾已嫁作人妇,却还是要送妾这成双成对的明珠。
妾感到你的绵绵深情,常常瞒着夫君把你送的明珠系在妾的红罗裙上。
但妾的夫家就在宫城的边上,妾的夫君是为陛下执戟站岗的臣子。
虽知你对妾的真心就像日月那样明亮皎洁,但妾却早已发誓要与夫君一同生死。
如今啊,妾含着泪摘下明珠还与你,为何不在妾还没有嫁人的时候就认识你啊!
这首诗意粗看浅近,讲的是一个少妇在收到男子的求爱之后,十动然拒的故事。
美丽的少妇一番余味无穷的话语,没有讲出多少拒绝的理由,反而传达了很多让人想入非非的暧昧。其中“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一句,更是余味无穷,成为无数少妇拒绝不对眼男人的最好托词,成为她们摆脱纠缠的灵丹妙药。
似是似非的拒绝,似有似无的暧昧,似真似假的感动,拿捏之巧妙,把握之精准,让人叹为观止。成为近年来女频小说中人人熟悉的金句。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韩愈门下,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主张政权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立场一如其师。
元和初年范镇形势图但是诗的本意真的如此吗?显然不是的。
此诗副题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中唐以还,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的残酷现实息息相关,节度使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大权,代代相继,使节镇成为实际上独立的割据政权。而节帅们也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许多失意文人也纷纷抛下气节,依附他们做入幕之宾。
李师道便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权势炙手可热。诗中所说的“双明珠”正是隐喻李师道为引诱诗人为其服务许诺的回报,也就是人们通常趋之若鹜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等等。因为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不能正面得罪他、让他难堪。所以诗人经过慎重考虑后,就采用写一首描绘一个已婚少妇委婉回绝一个诗人求欢诗歌的形式,巧妙地回答了李师道的引诱,像一个节妇守护贞操一样,守住了自己的人格立场。
唐代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拥兵自立,其中平卢淄青节度使坐镇青州 。但是盛极而衰,骄兵必亡。元和九年(814年)九月,彰义(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丧不报,自掌兵权。朝廷遣使吊祭,他拒而不纳,继又举兵叛乱,威胁东都。第二年正月,宪宗决定对淮西用兵。淮西节度使驻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地处中原,战略地位重要。自李希烈以来,一直保持半独立状态,宪宗对其用兵,正是改变这种状态的决心表现。
对淮西用兵,震动很大。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感到威胁,就采用声言助官军讨吴元济,实际上支持吴元济的两面派手法,企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他首先派人暗中潜入河阴漕院(今河南荥阳北),杀伤十余人,烧钱帛三十余万缗匹,谷三万余斛,把江、淮一带集中在这里的租赋都烧毁了。接着,又派人到京师暗杀了力主对淮西用兵的宰相武元衡。不久,又派人潜入东都,打算在洛阳焚烧宫阙,杀掠市民,后因事泄未能得逞。
李师道的恐怖手段,虽然也曾使一些人动摇,但宪宗始终坚持用兵。元和十二年(817年)七月,宪宗命自愿亲赴前线的裴度以宰相兼彰义节度使。裴度立即奔赴淮西,与随邓节度使李愬等,大举进攻吴元济。九月,李愬军首先攻破蔡州,大败淮西军。吴元济没有料到李愬军快速异常,毫无防备地束手就擒。持续三年的淮西叛乱宣告结束了。
元和十二年,李愬破蔡州
吴元济败死,李师道恐惧,初欲献地归顺朝廷,并以长子入侍为质,后又举兵叛唐。元和十三年(818)七月,宪宗调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诸镇前往讨伐。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李师道内部矛盾激化,其都知兵马使刘悟杀李师道,淄、青、齐、莱地复为唐有。随着各节镇臣服、政权统一,政治、经济、文化上也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段时间也被认为是唐朝安史之乱后的第一次中兴,史称元和中兴。
故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当然,出了坚持道义之外,张籍看到李师道虽继位节度,但确实平庸之辈,不懂政治,不懂兵法,只知奢侈享乐,而且专横暴戾,多行不义,而最后李氏的结局也证明了张水部的选择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