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

我看见了『希望』的模样--“流浪地球”观后感

2019-02-17  本文已影响18人  冉听花开

我看见了『希望』的模样--“流浪地球”观后感

by 冉听花开的声音

0.

来源于网络,侵删

不管别人怎么说,对于我来说,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绝对值回票价的,甚至说我愿意为了他第二次第三次买票进入电影院去观看。

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我想像中行星发动机启动时的样子,是我心目中“流浪地球”应该有的景象。

因为年代久远,我已经不太记得当初在科幻世界上第一次看到《流浪地球》时的感受了。但是,当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启动时的场景时,我忍不住的泪流满面。是的,这就是在我脑海中描摹了无数次的那个场景,这就是“梦想成真”的那种感觉。

1.

看完电影,我和老公一起讨论这部电影中最打动我们的那些画面。

我老公本身是没有看过这篇小说的,他说,影片中最打动他的是,朵朵在做全球播报求助时的场景;另外一个,是在他们从冰封的摩天大楼中寻找出路时那一小段的场景。

而对于我,则是第一次看到那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启动时的场景,以及那个木星的刚体洛希值从0.31跳到0.33时的那一幕。

因为这是整个影片中,能让我最最真切的感受到“希望”的时刻。

2.

在讨论时,我老公说他有一点不太能理解:

同样是点燃木星的计划,为什么当初在以色列科学家提出时,却没有被实施,而CN171救援小队却能把它实施下去、并最终搏得了那一线生机。

我的想法是,因为可选择的余地不同。

在以色列科学家提出这个设想的时候,所面临的选择是:一个近乎为零的冒险计划,以及一个可以保全人类火种的、几乎百分之百成功的计划。

而对当时的CN171救援小队来说,他们的也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死亡,要么孤注一掷的去搏那个微弱的、几率近乎为零的希望。

对于这支小队来说,哪怕最终的结果都是死亡,但第二个选择,总会有那么一丝实现的可能;而对当时的空间站而言,一个近乎百分之百成功的希望和有一个成功率近乎为零的希望,如何选择,也就不言而喻了。

3.

另外一个探讨是:为什么在得知会撞击木星时,CN171号救援小队会选择去尝试那个近乎为零的希望,而那么多的救援队在最初会选择回家、或者说是等死。

我想大概是因为,在实施整个流浪地球计划的时候,是有一个中心化的领导者或者是组织,使资源和力量最大化的集中,从而使流浪地球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这可以认为是一个高度集权化的、金字塔型的组织架构,底下的人只需要遵从命令就好了。

在当他们得知已经没有希望逃离的时候,或者说被空间站所抛弃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其实这个时候他们是比较迷惘的,并不知道出路在哪里,所以他们会选择遵从内心中最真切的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

而当时的CN171救援小队则不一样。他们有信念,他们想去搏那一个近乎为零、但是还有那么一丝丝可能的希望。他们有目标和方向,所以他们会去做;而在那个时刻,其他人没有目标和方向,所以他们不会去做。

而为什么他们最终又返回了呢?因为当听到全球播报的时候,把那个原本只是一个小队的目标,放大成了很多人的目标,他们有了方向,所以他们回去了。

其实这个两个选择无所谓对错。不论是机器所给出的最优化选择,还是说人类的情感做出的、孤注一掷的冒险,都是那时那刻,所能做出的最好的决定。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于最合适的那一刻,没有太早,也没有太迟,刚刚好。

4.

现在静下来想,我突然间又有了另外一个疑惑:实际上,在这个流浪地球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个中心化的组织,也就是集权,才能得以保证资源能够最大化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也才能使很多事情顺利实施。

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或者弱中心化的自组织结构,就无法完成这样的一个计划呢?是不是意味着,只有在比较平稳的社会状态和环境下,“去中心化”,才有繁荣和存在的可能?而当危机降临的时刻,中心化反倒是更容易对抗灾难、带来希望的组织架构呢?

去中心化,到底更适合什么样的一个环境下存在?我们一直在说,“存在即合理”,那是否中心化的存在,也有它一定的不可取代性呢?

5.

不论如何,这部电影,是即《非凡任务》后,让我最心动的电影。值得细细回味,反复观摩。

五星推荐。

来源于网络,侵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