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海都校园故事之六姐妹的故事(下)

2018-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南山li

看到那几个同学渴望找到学雷锋好项目的样子,我想到了图书馆的老馆长王绍祖同志。

王绍祖馆长山东荣成人,山东省第七乡村示范学校(简称七乡师)毕业,胶东地区的老干部,为胶东地区的解放和教育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

“七乡师”创建于1930年,是当时胶东地区乃至山东的最高学府之一。首批招生,校长于云亭通过文、荣两县党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了一些共产党员到校学习。开学不久,便秘密成立文登乡师第一届党支部,学生刘家语(谷牧)任党支部书记,王绍祖是其中主要成员之一。这个学校造就了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和优秀教育人才。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上海市委原副书记王一平、云南省原副省长邵风、北海舰队原政治部主任中将宋鸿文、沈阳空军原副司令员少将刘国柱、著名作家王润滋、著名画家彭昭俊等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学校一度成为胶东东部革命知识分子的摇篮,成为中共胶东特委开展工作的基地之一,在胶东曾有“红七师”之美誉。

岁数大了,学校让王绍祖任图书馆馆长。可以说,那个时期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得到过王绍祖馆长的关心和指导。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不知道怎么写工作总结等材料,都是老馆长手把手地教着我们干。我们写的材料老馆长要戴上老花镜帮助修改好几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快速成长与他的带领是分不开的。不仅仅是在图书馆,而且在全校,王绍祖馆长都受到大家的尊重。

因为老馆长的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家中还有一个常年病在床上的老伴需要照顾。图书馆的刘建伟、张显伦、我等年轻人,经常抽时间到他家里帮着干些家务活。

老馆长是个勤快人,总是把家里整理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我们几个年轻人,因为常去他家,基本上不用打招呼就跑进去,可是从来没有遇到过他家里有些杂乱的情况。我们去了,也只能做点浇浇花之类的事情。

老馆长不仅教我们工作,而且还给好多人留下了很多花苗花种。他给我插的那棵秋海棠,直到现在,还是植株健壮,一年四季花朵飘香。在图书馆楼下抬头一望,就可以在三楼窗子上看到的那棵红红的秋海棠,就是老馆长30年前留给我的。

想到这里,我就把老馆长的情况给这几个同学说了说。不久,就在学校当时的广播和《莱农报》上,就见到了有关六姐妹帮助老馆长扫院子、擦窗子、整理卫生的报道。学雷锋、助人为乐的“六姐妹”从此诞生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