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忍让退避
学会忍让退避
二战后的那个冬天,两万德国战俘排成纵队,从莫斯科大街上穿过。街道两旁挤满了人。苏军士兵和警察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组成了一道警戒线。围观者大部分是妇女,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儿子,或者是丈夫,都让德寇杀死了。妇女们怀着满腔仇恨,等到大队俘虏们出现时,她们把一双双勤劳的手掇成了拳头,士兵和警察们竭尽全力阻挡着她们,生伯她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情绪。
这时,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穿着一双破旧的长筒靴,把手搭在一个警察的肩上,要求让她走近俘虏。她从怀里构出一个用印花布包着的东西,里面是一块黑面包,她不好意思地把这块黑面包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的用两条腿勉强支撑自己的俘虏的衣袋里。于是,整个气氛改变了。妇女们从四面八方一齐拥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各种东西塞给这些战俘。
战俘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弄呆了,最后恍然大悟,流下了仟侮的眼泪。
达说明了什么?它道出了人类面对世界上最伟大的善良和最伟大的生命关怀所产生的强烈震撼力。当这些人手持武器出现在战场上时,他们是敌人;可当他们解除了武装出现在街道上时,他们是跟所有的人—样具有共同外形和共同人性的人。当“我们”在自己的内心主动地转换身份以后,和平、友爱、宽容、尊严等等就具有了可能性。
因此,学会宽容,学会忍让,把讨厌的人变朋友,化解彼此的矛盾,让世界充满爱,其德何其大矣!也许,你的仁慈得不到很好的回报,但只要你做了,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就足够了。
当我们用仇恨的目光去看待对方的时候,不妨换—•种心态,用宽恕、谅解的心情去接受他,驱除他的邪恶,唤醒他纯洁的灵魂。
一日,一人受人侮辱,气愤至极,便问好友:“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
好友说:“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是的,人必须学会忍让,忍让,是大智大勇的表现,它不计较一时的高低,眼前的得失,而是胸怀全局,着眼未来;忍让,是一种美德,它以宽广的胸怀,无私的心灵去容纳人,团结人,感化人。忍让,是一种修养,它面对荣辱毁誉,不惊不喜,心静如水。
忍,心字头上一把刀。光从这一点看来,忍是很难受的事。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也不可能光靠几张嘴或是动刀动枪就能解决所有的人事之间的茶杯矛盾。因此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们应试应该学会一点----忍让。
孔子曾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常有人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人生在世,有时要灵活退避,有时要果断放弃,更多的时候理智妥协……很多时候的低头,既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而是一种谦虚和低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能力,更是一种大胸怀、大智慧、大境界。
无论我们的目标有多高多远,我们的姿态都要放低放平,我们都要勇敢地低下头,做到退让有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是非,避开不必要的麻烦和困难。
很多时候,如果低一低头、弯一弯腰、侧一侧身就能过去,我们又何必非要四处碰壁、非要撞得个头破血流呢?
低头,很多时候,也是一种风度和修养,是一种立身成事的策略,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自我否定的人,才能够学会承受,懂得隐忍;才能够屈伸自如,进退帷幄。
年轻的时候,觉得只有胆小怕事的人才会一味地忍让退避,觉得人生不该受委屈,就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可是随着年岁渐长,却越来越明白忍让退避包含的人生哲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要走,如果人被疯狗咬了一口,总不能再咬回去,不能因为别人的过错而降低自己的素质,不要把自己变成自己不喜欢的那种人。
《史记》有云:非大贤人,不知退让。是啊,人生不是战场,无须事事较高低,无须人人分胜负。有些事,能忍,勿怒;有些人,能让,勿究。要知道,能低者,方能高;能曲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刚;能退者,方能进。贤者,方知忍让退避!
韩信当年不能忍受胯下之辱,就不能成为赫赫有名的一代枭雄;邓小平若没有超人的忍耐精神,也就不可能有神奇的三落三起。可能就没有如今的改革开放带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复兴!没有韬光养晦,可能就没有四十年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人生路上,难免磕磕碰碰、起起伏伏,我们只有学会避让、学会忍让,学会谦让,方能淡定从容,以有限的生命,面对无限的时间、空间、知识和事业,不为世俗生活所累,尽情享受心境的恬淡与安宁。
学会忍让退避,于国于己,皆有益处!
学会忍让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