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社收费杂想

2020-10-25  本文已影响0人  优倪

10/21 社长群会议,对于学社是否收费的观点,似乎只有我投不赞成。

此事我反思到现在,面对不同声音的存在是正常的,但若是换位思考,要如何将声音归流为一股绳?

或者,站在对立角色思考,需要补全什么条件,才能获得自己的赞成票?

对品牌创始人的调整希求,我能如何更好的支持到她?

一、 为什么不赞成学社收费?

对于原始立意变更的抗拒。学社设立初衷,是一个流量池,以分享及推广为初衷;并开放社长及运营团队权限,自主运营管理。

运营数月,在学社整体活跃度不足和引流不足的情况下,总社提出后期入社社员收费制度(终身制)及提高学社服务及活动标准的建议,但学社仍让由社长自主运营。

在反应华东学社干部意见后,未得结论,此系列行动,引发团队感受不适。

分析原因:沟通不足,对总部信任度下降。

在第二次总社询问是否赞成学社收费,因前面意见未得到回复反馈,故维持原意:不赞成

二、 若是学社收费,什么样的条件愿意赞成?

1. 明确学社定位和收费目的(短期+长期),依据学社定位完成分社内容建立or补全执行,并包含审核标准

2. 明确收费价格和用途,依据价格提出活动频次。

3. 明确学社主导角色和责任,所有方案有完成闭环(如终身制则为非闭环思路)

4. 总社主导则分社长全力支持执行上述方案;若由分社主持,则总社需扶持完成方案落地前的督促和执行要求

5. 总社需明确立场、责任和自查执行力,做到以身作则和有效监督、支持反馈工作

三、 若执行学社收费一事,有什么方案想法or建议?

建议:分收费社群和免费社群

目前八大学社维持免费,另组收费社群。

免费社群:

由社长维持运营,并同步收费社群部分信息(如福利、课程、共读会限额、年度线下聚会、周边等)

收费社群:

1. 运营团队:由现社长作为主运营团队,对助教3.0群招募有心人士加入(避免众口难调,由群主+副手主导社群方向,其余角色依据活动按周or月分工,需有福利or酬劳制;一季度换一次主导团队,剩余管理者支持运营;群主为投票or竞选制;游戏规则明确;可接受优质异业联盟,需经过总部评选同意;助教3.0参选群主前,需于免费学社共同经营一阵子)

2. 活动方案、频次:

A.【基础】按周练习(需有周点评官,轮值)+月挑战(如海报挑战、书卡挑战、导卡挑战,带变现or奖励性质,可加入第三方评选)+月分享(如小鹅通直播分享、读书会分享)

B.【加餐】不定时课程免费/折扣券抽奖或奖励;加餐分享;免费2次线下/年(区域待讨论)

C.【鼓励成长挑战】共修营+图卡师双修,月挑战优秀者,纳入设计院与莎莎共事;讲师、助教等社群链接,加深凝聚力;总社对群主+副手加持鼓励等

四、提出收费社群另建的原因?

缘起:曾几次发过30个节日红包,没有一次被领完。这是测试社员是否关注社群的方法之一。华东学社社员寂静状态已久,若对后期入社社员收费,自己会有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纯粹社群人数多而已),且个人对寂静社员提供服务的意愿并不高。

收费社群独立,优点:

1. 社群运营团队更用心负责

2. 季度(暂)更换群主(社长),保留干部精力专注运营

3. 知识付费已为趋势,付费者皆希望加入有活力、多互动、同频次、共成长的社群;打造优质收费社群联动免费学社宣传,铺开广度和加强深度经营

4. 线下活动为必须,对付费社员开放则能更好做到情感连接、增加付费社员粘性

5. 免费学社作为品牌广度(学员、星球or有兴趣者可加入);收费社群则为品牌深度经营,从中不仅可挖掘优秀讲师or分享者,口碑营销和抱团成长氛围强,为品牌后期储备优势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