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需求定义过程

2018-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_达斯基

需求定义回答了关于产品时还说呢么以及需要做什么的问题,框架定义则主要回答了产品行为方式和如何构建产品来满足用户目标等问题。

需求定义由如下几个步骤组成:
  1. 创建问题和愿景陈述
  2. 探索和头脑风暴
  3. 确定人物模型和期望
  4. 构建情景场景
  5. 明确设计需求
虽然上述步骤大致按执行的时间先后排列,但他们呈现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步骤一:创建问题和愿景陈述

在构思过程开始之间,设计师要对前进方向有明确指令,目标导向的方法旨在通过人物模型,场景和设计要求定义产品和服务,虽然意识到针对哪些用户,目标是什么,但还缺乏清晰的产品要求,问题和愿景陈述提供了这样的指令,有益于在设计过程向前推进之前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共识。

问题陈述定义了设计启动的目标,通常企业和人物模型之间的关注点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把商业问题和可用性问题联系起来是推动利益相关者支持设计的关键,也是满足用户目标和商业目标拟定设计框架的关键。

愿景陈述是问题陈述的反转,将用户需求为引领,将需求转化为如何让设计愿景满足商业目标。

问题和愿景陈述中的内容应该直接从研究和用户模型中获得,用户目标和需求应该从主要人物模型中获得,而商业目标则从利益相关者中获取。

把用户目标和挫折整理成问题和愿景陈述有助于团队建立共识,把精力专注于接下来设计活动的重点事项。
探索和头脑风暴

不带臆断的创建情景场景,关注人物模型可能如何使用产品,展开头脑风暴,将脑海中的想法提炼出来,这样才能把这些创意记录下来,暂时放在那里。

主要目的是尽可能的剔除先入之见,保持开放灵活,使用他们的想象力来构建场景,使用分析技能思维从场景中得到需求。

不受约束,不予批评

可挑选一些探索性概念与利益相关者分享,帮助你发现他们关于创新解决方案和时间跨度的真正取向。

不要花费太多时间,想法开始重复说明可以结束了

确定人物模型期望

人物模型的心理模型是其对现实的内部呈现——如何思考事物,如何解释事物,心理模型是根深蒂固的,在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几乎是下意识的,往往是人生经历累积的结果。人们对产品及其工作方式的期望,心理模型透漏着大量信息。

界面的呈现模型——设计如何表现和呈现自己——应该尽可能地与我们对用户心理模型的理解相契合,呈现模型不应反应实现模型,即产品实际的内部构造方式。

记录这些期望,是需求得重要来源,对于每个人物模型我们需要了解:

步骤4-构建情景场景

情景场景讲述的是某个人物模型的故事,有着多样的动机,需求和目标,这个人物模型以自己最典型的方式,使用产品的未来版本,情景场景展现了人物模型使用场景,包括了环境和组织考量。

情景场景应该范围广而浅,不该描述产品或者交互的细节,而应该从用户的角度专注于高层次的动作,重要的是首先制定出宏观轮廓,系统的找出用户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合适的交互动作和界面。

情景场景解决了如下问题:

初级阶段时,重点是人物模型的目标,不要担心如何完成目标。——尽量去除不必要的任务。最早期阶段,假设界面具有魔法。

步骤5:明确设计需求

在情景场景初稿满意后,分析草稿,提炼出人物模型的需要或设计需求,包括对象,动作和情景。

数据需求:
人物模型的数据需求是指必须在系统中呈现的对象和信息。

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对系统对象执行的操作或动作,通常转换为界面控件,功能需求定义了界面中的对象或者信息必须展示在什么位置或者容器中。

情境需求:
描述了系统中对象之间的关系或依赖,包括系统中哪些对象必须显示在一起才能让工作流程有意义。或满足具体人物模型的目标。

其他需求:

通过以上步骤应该有了粗略的创造性概览:产品如何以情景场景的形式解决用户目标,以及从研究,人物模型及场景中提取的要求和需求构成简表。这些设计需求不仅指明了设计和开发方向,还提供了与利益相关者交流的工作范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