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

连我61岁的老父亲也知道了刘慈欣,说出了和高晓松一样的话

2019-02-22  本文已影响20人  豆奶小姐的慢生活

春节的某一天,父亲突然和我说:

“今早我听收音机时,说有一个工程师,写小说获了很多奖。”

他原本是想用这个新闻来鼓励我继续写作和画画。

在敲键盘的我,回了一句:

“那人是不是叫刘慈欣。”

父亲愣了一下,然后回答:

“好像是这个名字,不太记得。”

我放下手中的事情,转过身微笑着说:

“他就是我前天和你提到的作家,春节电影票房第一的电影是改编了他的小说,年初四时票房10个亿。”

父亲张了张嘴,没反应过来。

隔了一会儿,我去厨房喝水,看到父亲在吃橙子,然后就说:

“对了,票房排第二还是第三的电影,原著作者也是刘慈欣。”

橙子汁儿顺着父亲的手,滴落下来。

后来父亲在和我聊起刘慈欣的故事时,提到:

“刘慈欣,写长篇文字,一定很孤独很痛苦吧。”

我想起高晓松在采访刘慈欣时,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于是,我用刘慈欣当时的话,来做回复:

“刘慈欣说过,假如你找到了让自己特别兴奋的创意、故事资源,写长篇还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像他是业余写长篇的人,一般都在脑子里想好了。

当他要写的时候,那个书已经存在他的脑子里面,所以没有感到纠结。”

看完电影,我推翻了自己的认知

电影结束时,我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还处于震惊中。

我从未读过一本刘慈欣的作品,只是在节目《一本好书》里听过赵立新对《三体》的演绎。

一开始我是边吃饭边看节目,后来索性赶紧吃完饭,专心听。

节目时间很短,但很精彩,很震撼,让我原本对科幻并不感兴趣的人,产生了一丝丝期待:不知道看完原著,会有什么收获?

网上对《流浪地球》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更多的还是称赞,说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大片。

我忍住了看影评的冲动,一直等到元宵节,错开观影高峰期,才买了电影票。

走出电影院时,我走得很慢,可以说是一步步挪动着。

因为我还没有从地下室外面的恶劣环境中反应过来;

因为我还沉浸在烟波浩渺的末日绝境中,无奈,心痛;

因为我在太空中看到人类的渺小,生命的脆弱,智慧的力量,坚强地活下去,为全人类和共同的家园而努力,奋斗。

悲壮,沉重,绝望又充满希望。

我走在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父母牵着孩子的手回家吃饭,这些都是我们平日没有注意到的平凡幸福。

但未来如果有一天电影成真,眼前的一切都成了最奢侈的回忆。

我回到家,父亲微微一笑:“电影好看吗?”

我点了点头,说好看,但有很多科幻画面,没看懂。

厨房里,飘散着妈妈做饭的味道。“快来吃饭吧”。

此时,我想起了电影里吴孟达,回忆起他吃老伴做的葱花面,特别咸,但都吃完了。

如果未来有一天,我们真的要实施流浪计划呢?

是的,我们有很多人、很多组织坚持在沙漠中种树,也有环保部门、环保组织四处做宣传,更有组织和个人推崇零垃圾生活方式。

但是,还有更多的人,出于各种理由,比如方便,而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愿意听,不愿意看,也不愿意改变。

去年,超级台风“山竹“袭击菲律宾,破坏力极大,至少导致66人死亡。

当你搜索“北极熊 瘦”,可以看到它们的瘦是瘦骨嶙峋,走在海冰上的样子,心疼不已。

去年11月24日,145头领航鲸“集体自杀”,搁浅海滩,触目惊心。

无数黑熊被人类长年累月的囚禁折磨,只为取胆汁。

森林变成“筷子林”,

小时候家门前的白小溪变黄黑水,

珠峰核心区旅游关闭,因为人类留下了140吨垃圾。

如果我们还继续伤害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后果可能就像《流浪地球》那样,地面环境恶劣,到时候孩子们嘴里的零食是榴莲味的蚯蚓干

他们会指着历史书:“原来古人住在有阳光、树木、鲜花、高楼的地方呀。”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高速发展背后不一定是环境的代价,我们可以用经济发展的方法去解决环境问题。

比如,少点外卖或不点外卖,自带购物袋,不参与非法买卖野生动物,无肉不欢的人可以试着每周吃一天素......

我很高兴,在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NASA宣称是中国和印度的行动主导了地球变绿。

中国和印度的植树以及农业集体化,正在拯救地球。

仅仅中国的植被增加量,至少占到了过去17年中世界植被增加总量的37%。

有人在沙漠里坚持,

有人在森林里守候,

有人在珠峰清洁垃圾,

有人在分享环保知识,

有人在动物保护中心照顾受伤的动物,

有人在教师里问学生:希望是什么?

像电影中的回答:

“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

真的要实施“流浪地球”计划,

我希望还能和全人类一起拯救地球。

我更希望,

那场“流浪地球”计划可以最终停止,

因为我们每个人,

现在正在拯救地球。

With love,

豆奶小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