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天《欲罢不能》第八章
摘要:
让任务更难忘的不是干扰,而是来自未能完成的紧张感。受试者着手执行任务要求的操作时,内心发展出了完成该任务的准需求。这类似出现了一套倾向于实现解决的紧张系统。完成任务意味着解决紧张系统,或解除准需求。如果任务没有完成,紧张状态将继续保持,准需求不得安宁。蔡格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就这么诞生了:未完成的体验比已完成的体验更多地占据了我们的脑海。
感悟:我最初负责工会工作时,第一次乃至第二次组织全体干部春游,我一个人做方案,联系旅行社,还要准备很多细节事情,前一天已经准备就绪,可到了晚上,梦中还是不停的做着该活动的梦,而且一大早会醒很早,大脑清醒的去想着整个事情的各个细节,导致整个人出于紧张状态。
摘要:但如果有人能够证明史蒂文·艾弗里是无辜的,或是找到了杀死李爱明的凶手,循环就将闭合,网站也会枯竭。扣人心弦的袢子只能维持到你知道小巴会不会跌下悬崖那一刻,服务员只能在菜品送上顾客餐桌之前记得点单,新泽西郊区黑道老大的命运只能在你不知道他是死是活之前保持趣味。
感悟:对于很多没有真正明确结尾的影片,人们真的是能一直久久不能忘怀,总是津津乐道着,而且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会把结局想象成各种各样,对于明确结局的人们有的几乎很少会去探讨,就是个娱乐而已。很多影片结束了,大家都会说绝对还有下一部,果真等下一部上映的时候,几乎看过上一部的人们都会在最早的时间去抢看。都想在下一部里面证实自己对上一部片子的猜想。
摘要:整理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它违背了人类保留价值的本能。如果一样东西将来有可能提供价值,我们就不乐意把它扔掉,再说了,哪怕是一次性用品,以后说不定也能再次派上用场。但怦然心动整理术蕴含着一笔巨大的财富:整理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循环,它要求闭合。我们讨厌扔东西,但我们也讨厌杂乱。痴迷于购物的人,跟那些痴迷于整理的人是同一批,于是整个过程变成了一个延绵不断的永动循环。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你就几乎能在所有地方看到这样的循环了。
感悟:这个我深有体会,我就特别爱买衣服,有时候并不是必须需要也会因为自己觉着好看就买,然后衣柜里还会有很多不穿的衣服。但是到了换季的时候必须要整理了,可是因为觉着这件也是喜欢才买的,那件质量也很不错,扔掉太可惜,送人又没有合适人选。于是周而复始,家里衣柜快要爆掉了。
互动:本来以为就是跟两个妹妹一起吃个饭,随便聊聊过个周末,不想见太多人,后来竟然又赶了第二场,甚至晚场。每个人都是认识了很久的朋友,虽然平时很少交集,很少沟通,但是张嘴谈论的话题都是可以心灵相通的,都能打开心房说话的人,值。
感恩:今天要感恩的太多太多,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我去学习的点。我内心充实了,踏实了,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就应该去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