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被拒17次,我就是还想写

2016-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安的烈
1)

昨晚发表了新文章后,习惯性地投给了《首页投稿》。凌晨1点多,夜猫子拒稿官贴心地发来拒信,委婉地说:很遗憾你的文章还未达到首页标准,具体原因请参照(一段网址链接)……

嗯,比上次某位说的“拒绝原因:内容没有看点”要温柔得多。

我点进链接,看到已经有了上百条留言。有自我数落,但更多的是自我鼓励,说着没事,喊着加油,想着坚持。大抵,一颗玻璃心也会百炼成钢的吧。

同是天涯沦落人。我回了句:总有一些就算上不了首页,也必须要写的东西。

2)

写上一篇文章时,我私藏了一个故事。

多年以前,有一位陆姓的学长酷爱音乐。他当年唱的一首《无题》,多年后仍被同学反复念起。

在他理想主义荷尔蒙最磅礴的时候,遇见了来杭大交流的高晓松。他们坐在茶座里,抱着吉他轮流弹唱,交流彼此的音乐梦想。

那次之后,他退学了,跟着高晓松跟着音乐出走校园。老师形容“他的决断,像一道闪电,照出明亮而尖锐的青春”。在当时,一个名校的大学文凭可比现在值钱得多。

可惜,一举成名的泡沫很快幻灭了。慢慢地,他失了音讯。

再后来,有人忆起他曾在广播台当主播,用文艺腔说着政治类逸闻。又听说,他后来回了杭州做了电影类的媒体。

评论里,有人祝福,希望他没有粉身脆骨;有人感慨,只要他一直在音乐中,相信他至少能活在自己的辉煌里……

后来的后来,有人回复:他与同班女生结婚,生女,现在在家相妻教女。

故事就在这里结束了。没有人再多说什么,只有老师回了一句:嗯,很人间化。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不胜唏嘘。那时我还是住在象牙塔的少年,却也从“过来人”的口中大致了解世事艰辛。

3年后,我又看到这个故事,却有了另一番感悟:如果时光倒流,回到当初的十字路口,学长大概还是会选择人迹罕至的这一条吧。

因为总有一些就算希望渺茫、也要奋力追逐的东西。

心理学家曾经总结过一个“后悔规律”:那我们可以选择做或不做的时候,如果最后的结果让人不满意,做要比不做更后悔。但是如果把时间跨度拉长到人生的几十年,情况就变了,人更容易为那些没做过的事而后悔。

因而从长远地角度来说,做自己想做的事更值得推崇。哪怕失败了,也不用到老来忆当初,满脸悔恨。

3)

而在我所听闻所目睹的被拒/失败经历里,也有几个动听的。

毕业前一年听说有个学姐,面了60家名企,被拒了无数次。名校学生的自尊心当然被伤得一塌糊涂。但是她从未放下过求职标准,估计那阵子就算是艳阳天泼下一盆脏水也无法阻止她前进的步伐吧。在毕业前夕,她终于过五关斩六将,凭借在前面几十次面试经验,拿到了宝洁的offter。比很多一开始就找到工作的同学起点还高。

还有一个,是我同个社团的好友。他也算是个传奇:机械系主席、浙大创新创业班成员(选拔比例40/4000)、全系均绩第二、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被全班拥护的班长、社团活动的扛把子、男生认可的好兄弟、女生欣赏的绅士。他的外号叫少爷。

高晓松有一集夸黄执中“是一个多么温良淳厚的人。”碰巧,黄执中的外号也叫少爷;碰巧,我的这位同学也是“一个温良淳厚的人”,是个让人嫉妒不起来,只愿善待的人。

但是他开挂的大学生活的开头并不精彩。记得大学第一次社团聚会,会长问起大家还有什么社团时,有个男生一脸尴尬:“报了7个,前面全被拒了。唉。”那个男生就是他。

以上两位的经历就好像扫雷,在试错成本最低的时候把雷区都扫完了。等他们大步流星的时候,有些人还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正应了广告界前辈的一句话:所谓资深文案,就是比其他人犯了更多错的那个。

4)

说回写作,其实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我更愿意把它比作横亘在喉咙的一个鱼刺,不吐不快,吐了就是痛快。又何必奢求太多,失了本来的乐趣?

而且写作还有一个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它只会让你的才能有增无减。大概没有人会因为写一篇上不了首页的文章而折损自己的才华吧。

既然如此,就不如大胆犯错,厚颜无畏,静静等待那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时刻。

厚颜无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