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历经的苦难,都会成为你未来岁月里耀眼的勋章
暴雨突如其来,小贩无奈蜷缩在推车底下。

本已心酸无比,奈何评论里有句更扎心的话,更显寂寥。评论说:人到一定岁数,自己就得是那个屋檐,再也无法另找地方躲雨了。
是啊,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记得张爱玲也曾在《半生缘》里写道:“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经历多了,我们不得不明白,这世上有一种心酸,叫只能靠自己。
2011年,大学刚毕业,同学们的工资普遍都在温饱线以下,但那时候的聚会却是最频繁的。不知何时开始,大家都开始忙着工作,养娃,聚会反而成了可遇不可求的事。
大胖,我的大学死党,在乡镇做培训机构校长,主营文化课,没赚啥钱,但每年都会来市里几趟学习和考察,只是每次都不和我见面。总在离开时发条信息:“兄弟,我来市里学习啦!公务太忙,下次一定找你聚。”
每次都是如此,搞得我很是火大,我就打电话过去骂他:“公务个毛啊,你一个小校长别装得跟你有多忙似得,既然不见,就别告诉我你来了!”
大胖也不生气,但依然我行我素,每次回去必定打声招呼。

2018年3月,某一天的凌晨,大胖突然发了一条状态:“真羡慕那些倒床就睡的人,活得多轻松啊。是时候需要消失一段时间了,不知道现在回头还来不来得及?”
要知道,大胖已然是一位培训机构校长,平时是断然不会发这些与教育无关的内容的,翻看他的朋友圈,永远也只有两种内容——一是教育政策,比如,四部门新政,文化课举步维艰...;二是吐槽,类似,机构利润低、文化课竞争大...
偶尔给我发条消息,要么是吐槽培训机构文化课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要么就是感叹文化课招生困难利润低...
想到这些,我急忙私信他:“怎么了,有点反常啊,失眠?”
大胖发了一个苦笑的表情:“附近又开了一家幼小衔接抢我生源,一边要防着对手,一边还要找人办理文化课办学许可证。想想活得真累啊,一睁眼就是工作、工作,一闭眼还是没弄完的工作和琐事。”
早几年,大胖的补习班做的可谓是顺风顺水,也赚了一些钱,但最近几年,随着国家新政的颁布以及同质化竞争的加大,他的文化课补习班早已在当地失去了竞争力,反倒是那些素质类的机构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我心里明白,他只是压抑太久了,想找个人说说心里的苦闷。

那一晚,我们聊了很多。
大胖也很明白,别人的话语终究只能起到暂时的宽慰效果,任何时候,能够真正把你从深渊拉上来的,只有你自己。
是啊,没有谁的生活永远是顺风顺水的,旁人所能给的帮助其实都是杯水车薪,靠自己的确也挺心酸,但就算是被逼的,这也是一种能力,是谁也夺不走的底气。

上个月,在朋友圈消失许久的大胖又出现了,仿佛新生一般,不同于之前的愤青,现在的他在朋友圈里特别扎眼。
因为他的朋友圈大致是清一色的:“考察程攻跳跳板幼小衔接总部收获满满”,配图是生源爆满,精致教学教具;或者是“科普家长”,“突出衔接,注重养育,人格培养,成果明显”,配图是校区展示,学员展示。
每次看完大胖的朋友圈,我都会默默点赞,为他走出阴霾而喜悦。偶尔和大胖在微信上聊几句,他也总是安利我:抓紧辞了你的破工作,一点死工资,还不如和我一起做学校,幼小衔接利润是真高...
我不知道怎么回他,但在心里,我一直想说:兄弟,很高兴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财之道,也感谢你一有好事就想着我。
有喜有悲,起起伏伏,或许这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没人知道大胖在消失的这几个月里到底做了什么,我们也无需太过在意,因为结果是美好的便足以。
很庆幸我的好友大胖能在事业最低谷的时候找到了能帮助他的伯乐产品,也很庆幸大胖能高瞻远瞩,果断嫁接程攻跳跳板幼小衔接,盘活了自己的校区,实现了生源下沉和内部转化。
依稀记得有人这样说过: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你所历经的苦难,都会成为你未来岁月里耀眼的勋章。
余生,愿你靠自己,眼里长着太阳,笑里全是坦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