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时差党

文化逆旅之摩洛哥篇|一杯薄荷茶

2018-02-10  本文已影响31人  _若瑜_
库图比亚清真寺塔尖

|深巷里的引路人,热气腾腾的杰马夫纳广场;

|可能是陷阱,也可能是真诚的欢迎。

序:行前絮叨

登机前看到的彩虹

从摩洛哥回来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尽管很多朋友都希望我能写一下攻略和游记,但是我迟迟没办法动笔,因为这之中,起承转合太多,我需要好好捋捋,慢慢写。

去摩洛哥之前的一个月,虽然学校秋季课程结束,迎来了一个假期,但是我忙的焦头烂额。早晨和晚上写课程论文,下午做伦敦魔幻花灯节项目的兼职,人就像刚上紧的发条,一刻不停歇的运转。

那时候可能唯一的心理寄托就是,窗台上放着的摩洛哥旅行倒计时。当时的摩洛哥可以说是给发条准备的润滑剂。

终于熬到出发前的一个晚上,完成了兼职项目和课程论文。就在把课程论文提交学校系统后十分钟不到,身体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累,头也觉得非常的沉。一量体温,高烧39度,此刻充分感觉到什么叫做:身体被掏空!

熬了近一个月,身体终于开始抗议了,好在我完成了所有该完成的事情,除了摩洛哥的攻略还没做。无奈只能吃了药,躺到床上,心理默默的对自己的身体表达了歉意,同时也希望它能圆了我去摩洛哥的心。

第二天早上起来,不仅烧退了,而且感觉神清气爽。可能因为吃了退烧药,睡的很沉,细细一想,好像好久没有睡的这么踏实了。其实,有时候身体也会闹闹脾气,它需要你停下来,好好的温柔的和它对话一番。

就在庆幸自己的摩洛哥计划没有因为高烧而泡汤时,我和室友带上行囊,悠闲的赶往机场。到达机场后,托运行李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你们的飞机快要结束登机了,你们得快点!” 吓得我们拉上行李箱就跑。

一路狂奔,赶上了最后登机的人群。而此刻落地窗外,在乌云背后出现了一道彩虹,像是为我们辞行;飞机起飞前,我查了一下银行账户,兼职项目的钱也都已经到账,算一算,上个学期的生活费给赚回来了。一切来的刚好,不早不晚。

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我的摩洛哥之行正式开启!这也意味着,“踏上非洲土地”这条人生清单,将要提前被我勾掉。

1 | 斗智斗勇

马拉喀什古城的巷子

抵达马拉喀什的机场已经是晚上八点多,我们定的旅舍在老城区,离机场比较远,所以必须打车去。来之前问过很多朋友,他们一致告诫我们,来摩洛哥要防被坑和被宰,然后女生一定要格外小心,总之摩洛哥被描述的好像是个蛮夷之地。

所以,我和室友一出机场便开始小心翼翼,处处提防。来到出租车区域,全是一群大老爷们,有的叼着烟,操着法语或者阿拉伯语,反正是听不懂的语言。放眼一看,出租车看起来老旧残破,而且没有一量出租车打表,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漫天要价。

好在来之前我们查过和问过相关的价格,所以心里有个数,于是便开始了我们和出租车司机的价格拉锯战,谁也不让谁。想想两个女生,初来乍到,一边紧盯着行李,一边和一群非洲老爷们斗智斗勇,那画面也是挺凄惨的。但是他们很团结,所有的出租车司机统一价格,不会打价格战,虽然这对于我们而言不利,但是这种团结一致对外的精神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出租车司机送我们到达约定地点后,我们给了他谈好的价格,结果他开始耍赖,要求我们给他最初他们要的价格。看着出租车司机还挺面善,所以我也放大胆子开始撒谎,跟他说我们身上一分现金没有了,然后又开始装可怜,最后司机也没辙,只好作罢,下车后的我们顿时松了一口气。然而,“坑” 才刚开始。

我们住的旅舍在很深的巷子里,车开不进,我们还得拖着行李箱走一段小巷子,找了半天也找不到旅舍的位置,打电话给前台沟通也不是很清楚。这时候来了一个人,主动要求给我们带路。

因为这个人和他的妻子和孩子一起路过,所以我们判定,拖家带口的人应该还是比较安全的吧。然而在把我们带到接近旅舍门口时,他开始缠着我们要钱。我们眼看离旅舍比较近了,就用我们身上没有现金搪塞了过去,赶紧按了旅舍门铃进了屋内。“终于摆脱了!” 心里暗暗庆幸。

2 | 放下防备

白天的杰马夫纳广场

在旅舍放下行李箱,带上贵重物品。我们迫不及待的开始探索这座城市。马拉喀什被称为“南方的珍珠”,城市的主体颜色为陶土红色,非常符合我对非洲城市的想象色。这里有世界最有名的集市之一:杰马夫纳广场。很幸运的是,我们住的旅舍离广场只有几分钟的步行距离。

来到杰马夫纳广场,顿觉走进了阿拉伯人的世界。夜晚的广场灯火通明,人流如织,广场有表演杂艺的人;有讲故事的人;有弹奏当地民族乐器的人。他们裹着头巾,穿着长袍,典型的阿拉伯人装扮。当看到有人坐在毯子上,对着眼镜蛇吹着笛子的时候,脑海子顿时闪现出小时候看《一千零一夜》中的童话故事。

广场稍微边缘的地方是一排排的小吃摊,当我们走进小吃摊时,当地人的热情(我姑且称为“热情”)彻底吓坏了我们。我们好像两个异形物种,走到哪,大家都投来猎奇的目光,很多人还会上来用蹩脚的中文打招呼 :“你好!” “ 我爱你!” “你很漂亮” ,永远是这三句,估计他们的词库里也就只有这些了。有些不确定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就中文,日语,韩文的“你好”各说一遍,心里估计想着管你哪来的,总能说中一句。出于礼貌,我们偶尔也会回复一下:“你好”, “谢谢” 之类。

有时候这种“热情”实在是太过,让我们招架不住。无论我们走到哪一家小吃摊前,揽客小哥都会拿着菜单,伸出双臂挡着我们的去路,然后不停的给我们推荐,即使我们明确的说不,他们还是不肯罢休。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我们最终选定了一家,可能是因为食品色泽看起来不错,也可能是因为揽客小哥会说 “烤羊肘子” 这么高难的中文词汇。

杰马夫纳广场小吃摊,桌上的薄荷茶

看了半天菜单,不知如何点,来之前没有了解过这边的饮食,所以连菜单都看不懂。于是环顾了一下四周,看看当地人都在吃什么。我注意到,所有人的桌上都有一杯放着薄荷,冒着热气的饮品。我以为是像伦敦冬天很受欢迎的 “ mulled wine” 之类的酒。这时候,才发现我身边坐着一位西装革履,看起来很斯文的当地人,他也正喝着一杯“薄荷饮品”。于是我看着他的杯子,欲言又止,因为我不确定他能否说英文,毕竟这边的通用语言是阿拉伯语和法语。

他似乎看懂了我的意思,于是主动用英文打起招呼来,然后告诉我这是“薄荷茶”,不是酒。薄荷茶是这里家家户户必备的茶,也是当地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于是我们的话匣子都打开了。知道我是从中国来的,他说:“和你们中国一样,我们这边也喜欢用茶来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你们很有眼光呢,这家小吃摊是我们很多本地人都认为最好吃的一家。” 没想到误打误撞的我们竟然是如此幸运。最后他吃完起身要走,还很真诚和绅士的和我们说了一句:”欢迎你们来到摩洛哥!

几分钟后,我点的薄荷茶上了,我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味道微苦,但是夹杂着薄荷的清香,非常清爽的味道。一杯暖茶下肚,胃里和心里渐渐的暖起来了,也慢慢融化了我心中竖起的防备之墙,这时才开始感觉到有度假的心情了。

旅行中的自然风景可能会一直在那里,忘记了翻翻自己的照片或者网络的照片就能捡起来;但是旅行中人文的部分,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不管在哪里,能遇上不好的人,也就能遇上真诚的人。

我想,我的摩洛哥之行,应该真正开始于一杯薄荷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