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
写作对于自己来说,是个很头疼的事情。我曾经记得读高中那会,老师布置了作文下来,每次我都是绞尽脑汁翻来覆去的想,最后也只是干巴巴的几句话交上去应付了事。我的同桌却能下笔如有神,短短一会,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就出来了。
那时候,我就特别好奇,为什么别人写文章那么轻松,而且还写得那么好;可自己怎么就挤都挤不出来。
现在再来思考这个问题,好像自己能说起其中一、二种理由了。首先跟老师说的课外阅读量少,对我来说几乎为零是分不开。看的少,全凭自己想象和捏造,在读书那个年纪里,对没生活的阅历和经历的自己确实难度不小。但同时这也与自己阅读的方法不当关系是紧密的。因为好歹,语文书上还是有那么多篇文章,吸收内化一篇兴许比囫囵吞枣式一本书有指导作用些。看《成为作家》,当我们读书带着批判的眼光,将文章的框架、人物、情节、性格特征反复比证、分析和研究,在第二遍的时候再读他写得精彩的地方,这样自己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就能碰撞中产生火花,反复这样练习,形成自己的思想。
那今后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调整和提高了。一、尝试多做做百日梦,不再局限于自己生活的这个狭小范围和圈子内。想象梦境中的人和情境,并有意识的把它记下来。记得有次睡着的时候,梦见我不到一年就要高考,可是物理、数学什么的根本还没复习。一直在喊“怎么办!”“怎么办!”那心里紧张的好像世界末日就要来了,完全静不下心来复习了。可同时另一个声音又反复地质问自己,我不是明明已经高考过了吗?而且考的还不错。当这个声音一出现的时候,我内心又突然轻松了不少,感觉压力顿时就释放下来了。我在想,如果让我写一遍“假如再来一次高考”兴许我不用那么费劲的凑字了。
也因为这样反反复复的上演着这样的画面。现在想象,这个梦境跟我在亲历生活的时候也比较贴和,就如写作,也是内心会问自己无数个“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内心非常的紧张、害怕,在这样一种过于焦虑的状态下,思维的流动因此也受到的阻碍。我觉察到这一点对我写作是有益处的,现在的自己,写作前通常脑袋中有了一点点画面了,会不断的安抚自己的内心,当静下来的时候,我的文字随着我的思想蹦了出来。
另外,学习新闻写作,锻炼自己的逻辑能力。看《成为作家》这个建议,我其实还不是特别理解,但我知道新闻写作数量多、速度快,短短一遍文章需要将整个事件叙述清楚,没有清晰的层次、简练的语言是办不到的。这就需要自己反复大量的练习,当我们顺利度过第一疲惫期后,迎接我们的将是“第二次高峰”。当然,今后的日子我将会在学习中反复体会和练习这一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