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not that easy,yet,it
有人做过这样一份调查,人们平时当众最害怕的十件事情。其中排第一的是公众演讲,第二才是死亡。当众说话,甚至要比死亡都还难。那么在职场上,当有领导让你当众发言或者在较大场合进行公众演讲时,你该如何运筹帷幄呢?
For me
我是一名老师,每次上课或者做汇报时,讲台下面,不是几十号就是几百号人,听众除了学生,有时也会有各种领导旁听。这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演讲吗?我深知演讲的重要性,所以每次前期准备都十分细心,并且每次都会书写逐字稿。记得有次的公开课,学校的领导和外校的老师都要来听课。我按照以往的经验,确定目标,准备课件,书写逐字稿等等。一切准备就绪,我信心满满迎接着这一天的到来,准备把我所学所思都运用到这堂课中。
就这样,按照了常规的模式,这节课终于落幕。课后老师们的评价都还不错:学生们的确很给力,在课上积极举手,让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迸发。但是我在课后反思时,总觉得哪里不对:整堂课,我的掌控太多,给学生积极主动的时间并不多。
记得TED的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在演讲的建议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Build your idea with familiar concepts.如果说,演讲是用听众熟悉的概念表达你的主意,那我在上课时,更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我的知识点被他们熟悉,然后再由他们进行二次分享。也就像书里说的:“如果把演讲想象为一段旅行,一段由演讲者和观众共同参与的旅行。演讲者就是导游。如果想让观众跟随你的脚步,或许你首先要向他们明确你要去的地方,然后,确保旅行当中的每一步都有助于你们到达目的地。主线就是这趟旅行的路线,明确的主线可以确保演讲中不出现观众无法理解的跳跃,从而让演讲者和观众在演讲结束时一起满意地到达目的地。”
有了这次反思,我把自己的思考带进了这本书的阅读。如果说,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分享着有价值的思想,进而影响更多的人。那日常交流中,我们的沟通,是否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演讲呢?
来到大河,感觉时时刻刻都在做公众演说。不仅是种子演讲,溪流学院分享,年中会讲演……这样中大型的高规模演讲。而是在日常与大河人交流中:活动的前期准备、后期复盘时,活动时被cue到要回答问题时……通过讲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来表达你自己的思想。在《演讲的力量》这本书中,把演讲日常化的理念像是给了我一把钥匙,让我对演讲这件事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For book:
有几点让我的印象很深,并且很受用:
主线
一场精彩的演讲,是有一条主线的,主线就是你能在15字以内概括完整的思想。也就是说,想要呈现精彩的演讲,你需要集中一点,深入说明。
那,什么是糟糕的演讲呢?
1. 内容庞杂=传达失效
2. 传达=给予,因此索取式的演讲招人厌的
3. 自嗨的演讲者
4.只关注自己的演讲者
想象一下,一个18分钟的演讲,其中承载了10个知识点,演讲者还在不断地从自己的角度去推销他的项目,全程自嗨,观众真的不会崩溃么?
练习
演讲是这么重要的能力,且有如此巨大的魔力,我们应该如何刻意练习呢?
下面从3个方面简要说明一下:
A.精彩演讲的准备流程
B.精彩演讲的4个要素
C.如何克服紧张
A. 精彩演讲如何准备?
在“What”部分,我们知道要集中一点,深入说明,具体如何做呢,我总结为如下流程:
1个值得分享的思想 ==> 1句话主线 ==> 确定结构 ==> 结合5个工具
5个工具:
联系观众,同步感受
叙述:讲故事
解释:类比,是什么,不是什么
说服:推理
展示:视觉呈现
B.精彩演讲4要素
视觉:要么精美,要么舍弃
形式:早点确定,是背稿子还是即兴演讲
反复排练
好的开头,好的结尾
其中,我想说明一点,即兴演讲不是上台再准备,而是先有个框架,再更具你的框架自由发挥。
C.如何克服紧张
书里提到很多方法,这里我只列出我认为有启发的点。
向你的观众适时表达你的紧张:展示脆弱
专注于你所讲的内容
找到观众席中的“朋友”
准备备用方案:稿子,故事等
For us
就好像一斌哥说的:学会演讲,是这个世上最帅的事情。学会与真实的自己对话,成为你自己的演讲达人,也是很酷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