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我们中国的古话,形容言行没有规矩,纪律性差,不成体统。
放在当今的教育之中一样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尤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正是行为习惯,思想品质养成的阶段,我们把适当的规矩告诉孩子,让孩子学会遵守规矩,在不同的场合要遵守不同的规则,是为日后的发展做好了铺垫,也能更好地提高孩子的整体素养。
我们是社会人,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就应当遵守社会的统一规范,这个规范就是规矩了。遵守统一的规则是我们的第一张名片,是我们素质的标签。
举一个身边最常见的例子,过马路要看红路灯,从行人的角度来说,红灯停,路灯行,如果每个人都能正常遵守的话,交通秩序反而是更好的,更通畅的。而不是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了一拨人就一起过。从驾驶人的角度来说更是如此,多少车祸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驾驶员的侥幸心理,不遵守规则,造成太多的悲剧故事。
孩子在学校,仪容仪表仪态,纪律学习,热爱集体,热爱同学,尊敬老师,我们都应该按照学校的学生守则做到最好。否则校园就会陷入一片混乱,迟到的,早退的,毫无秩序,如果每个人遇见老师都目中无人,遇见同学总是横眉冷对,升国旗总是嘻嘻哈哈,穿着总是邋里邋遢,把随地吐痰当作一种乐趣,甚至是彼此看不顺眼,打起架来,那这个学校恐怕就完全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而是一个问题滋生地了。
家庭中的规矩与方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培养出最基本的规则感,无规矩不成方圆,让孩子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父母在家庭中也应该制定一些基本的规矩和制度,比如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在自己能力范围的要自己完成。每天制定一些相似的日程表,孩子们需要知道早晨的安排包括吃饭、梳洗、刷牙以及穿衣服的时间,放学以后的安排包括如何分配家务劳动、家庭作业以及娱乐之间的时间。同时,睡眠的时间安排也是很重要的,以保证孩子们可以获得足量的休息。
孩子们需要知道如何为自己做出健康正确的选择,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当然,自律是要花费很多年的时间去不断的提高的能力,根据孩子的年龄规范孩子的行为。不要期望一个六岁的孩子可以在没有别人提醒的情况下自己起床、刷牙、梳头发以及穿衣服。父母可以尝试把孩子每天做的事情列表的形式列出来贴在墙上,这样孩子就可以根据自己以前的方式慢慢的学会一些简单的事情。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规矩与方圆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沉淀的文明古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属于我们特有的规矩,这里摘抄一小部分和大家分享一起学习,因为很多都是小时候家里父母教导的,勾起了童年的回忆,也希望好的部分我们继续保持:
1.吃鱼不能说“翻”。——翻鱼和翻船同音。应该把鱼从头开始倒转一面,叫做“掉头”,安全回来的意思。
2.家里来客人了,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客人走后家里大人肯定要一通叨叨你!说过多少次添饭添饭,你才要饭的呢!
3.不许用筷子敲盘碗。——大人会说你像什么样子!乞丐吗?
4.过年下饺子皮破了不能说“破”。——说“破”不吉利,尤其是过年。要说饺子“挣”了。
5.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因为象征香炉,只有死刑犯的辞阳饭才这样插筷子。
6.吃饭不能吧唧嘴,喝汤不许吸溜。——这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基本教养。
7.全家人一起吃饭,长辈不动筷,晚辈不能动。
8.吃饭时,手要扶碗,不许一只手放在桌下。
9.吃饭时,在盘子里乱翻,会被大人敲手。
10.家来客人,要谨记:茶七,饭八,酒满。
有人粗暴地把这些老规矩视为“陈规陋习”。随着上一代人渐渐老去,如今年轻人中懂“规矩”的越来越少。其实,老规矩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礼——充满着古老的人文关怀与换位思考。
作者:汤丽兰
我是汤丽兰,专注0-12岁儿童心理研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提供亲子课程,父母课堂,心理咨询,青少年训练营,演讲口才训练,微信:tang-zkyxls
如果在育儿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提问。我会解开你的疑惑,让你育儿不再迷茫。欢迎新老朋友一起聊聊养孩子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