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
最初知道德国汉学家顾彬,是源于“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这句名言。我没有见过这句话的最早出处,不知道具体语境,然而可以肯定,这句话距离顾彬先生的原意大概已经很远了,因为我是在新闻上看到的。中国的新闻,看不出真相,网上的就更离谱了。若是根据那些为了博取点击率而忘记自己是个人的东西编凑出来的东西去下论断,那就很冒险了。
不管顾先生这句话是否公允,人们总算记住他了:赞同的,为他鼓掌;反对的,都来骂他。
前些日子我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是蒋子龙先生的文学回忆录,里面就有一篇文章提到这件事。不过我看了之后感觉不舒服,——蒋先生的说法,说真的,让人叹息。他是怎么说的呢?他说:顾彬骂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难道他把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全都读过了吗?什么都没读过,就说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巴拉巴拉巴拉...——那本书我没买,所以只能记住个大意,没办法把原话抄录过来了。但这也无碍大局,不影响我要表达的意思。照蒋先生的说法,顾先生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把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统统读完一遍了,要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一部也没有看过。统统读完,自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当代的作家们,高产得很,作品跟山洪似的涌出来;这样一来,就只能是第二种可能了:顾彬一本也没看。——所以他的意见是胡说。这样的战法,我在六七年前做学生的时候就见识过。那时候,跟同辈的文学青年走得比较近,对他们的发展状态也时有留心。当时很多文学青年是醉心于新诗创作的,然而另一面,骂新诗垃圾的人也不少,且骂得很凶。诗人们气得头发都快烧焦了,捋起衣袖,撰文批驳道:“新诗你们全都读过了么?一首都没读过就骂人家是垃圾,这不是乱喷么?!”你看,要么全读完,要么一首没读过,不许只读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许只喝一口就说整碗汤馊了,多么高明!然而让我略感讶异的是,蒋先生毕竟是个享有盛名的作家,居然也会玩这一手。
蒋先生的高明,还不止这一点的。
在给顾彬先生甩出两个极端的选择之后,紧接着就讲:依我看,跟歌德相比,顾彬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垃圾。——“不折不扣”这个词,是蒋先生原话里头有的,我记得住这个。当时看到这一点,我的反应可就不是区区一个“讶异”所能表达的了,而是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如果有人跟你说“跟姚明相比,你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侏儒!”,或者说“跟刘翔相比,你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瘸子!”,你是不是也会觉得这是一种不怀好意的同时也是很无聊的比较?蒋先生大抵是担心“顾彬是个不折不扣的垃圾”这种说法流布出去后,会惹来不必要的争论或麻烦,于是为了保险起见,把世界顶级的十大文豪之一的歌德抬出来,用德国人去压垮德国人。以夷制夷,也算是妙招了,尽管档次低了些。
文艺批评,何妨各抒己见;各抒己见,然后才能有比较;有比较,然后才能有较为公允妥洽的定评。不是说百花齐放么?不是说百家争鸣么?然而翻开诸子百家之书,似乎也没有看到有像蒋先生这样鸣的。
二零一七年十月二十八日 廖树锋记于广州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