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百年》1.风起辽东读书历史

【历史】《清朝三百年 风起辽东》(27)

2018-04-06  本文已影响114人  一只支

五.万历十五年

3.万历十五年

由于争国本和采榷为代表的一些列事件造成了万历对于文官群体的不满从而产生不爽,这背后就是皇权与文官群体的对抗。

无论这种“不爽”作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是否合适是否被允许但事实是作为一个人而且是一个权力极大的人——万历完全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合情合理。

万历这样做既不符合一个君主正常的行事作风,称不上明君;但也不是说撒手不管,关键时刻还是要把握方向的,所以也谈不上昏庸无道,所以历史称万历这种风格为:

怠政。

说好好工作,熬夜加班,压根胡说;但说人家天天旷工,不对,但人家多少也是干了一些工作的。

有观点认为,正是因为万历的怠政,反而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缓解,万历年间出现了一派祥和景象,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社会高度繁荣,文化艺术高度繁荣,老百姓那是赶上好时代,爱干嘛爱干嘛因为没人管,真的有点英美法系的“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感觉。

从某种方面来说,这是正确的;但从某种方面来说,这也是错误的。

这两者并非对立,而是矛盾统一的,是万历怠政这一事件的两个方面。

自由是需要成本的,万历的怠政同样需要付出了代价。

《明史》:“明亡于神宗”是后世的清朝对前朝灭亡对于万历给出的官方评价。

为什么这样一个商品经济发达社会文化繁荣的社会被后世认为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成为一个大王朝走向灭亡这一悲剧的序章呢?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七大恨告天,拉开了攻伐明朝的序幕,开始了明亡清兴的进程,明朝走上了历史,成为长河。

站在今天,后人很轻易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结论看起来似乎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实际也确实如此,因为这就是历史的发展的结果。

但在当时,是有一些人看到了努尔哈赤崛起对明朝的威胁,但如果说认为努尔哈赤可以取而代之明朝,那真的是一个天方夜谭。

哪怕是到了1644年,这个看法依旧。

万历怠政对当时带来的直接因素只有一个,而这唯一的直接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又产生了其他多种因素,之后女真的崛起也算其中之一:

缺人。

缺当官的人。

争国本事件中,有很多同志因为反对领导过于抢眼而被万历解雇回家养老,他们的职位自然需要正常的补充,然后万历发现这些补充上来的新任官员和他们的前任做事风格一模一样,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前仆后继写奏折继承前任的事业,他们的下场自然也和前任一样。

万历很纳闷,这是官不好当还是钱不好花?争着抢着不求升职反求下岗,既然这样那大家就谁也别当了。

空缺,就先空缺的吧。

有的同志呢不是被万历解除劳务合同,而是自己主动要求解除劳务合同,用辞职的方法来逼迫万历同意朱常洛的太子地位,不同意我就卷铺盖走人。

结果自然是这些位卷铺盖走人。

第三种则是前者的变种,为了表现自己不畏强权不为做官只是为了真理追求崇高理想的品德,同时为了维护纲常伦理不提要求,主动上书直接就是辞职。

这是一种软的。

以后的事实证明,以上辞职的诸位里有不少仁兄其实是以退为进,以一时的牺牲去换取以后更大的发展,可谓志存高远。

当时的事实则是,大家惊奇的发现,北京再也不堵车了,早高峰也没有了,密集恐惧症大有好转的同时自己单位的同事扳指头两只手也数的过来了,以前吵架拌嘴看见笑呵呵背后画个圈圈诅咒自己的同事也都不在了。

这还不是最惊喜的,更惊喜的还在后面,稀稀拉拉几个人回到各自所属部委机关的时候,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报告、文件,他们突然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干活的人不够了。

万历三十四年,大学士朱赓上奏:

  “臣昨同文武百官齐赴文华门候架,见二品班内,止户部尚书赵世卿一员。”

也就是说六部部长就一个在位的,主管军事的国防部加总参谋部(兵部)连个部长也没有,有事也没人管。

这上哪说理去。

朱赓不知道的是,和几年后相比,现在已经是朱赓生前最后的局面了,因为没有一把手起码二把手还都在,主持正常工作维持基本运作还是可以的。

但是,人手如此短缺就这样还有人辞职。

这个时候不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去医院,坚持在岗工作吗?这些辞职的人对于工作的热爱对于国家的奉献对于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都去了哪里?

没错,但仔细想想,辞职是正常的。

原因说来简单,工作量是十个人的,干工作的只有三四个人,每个人的任务量翻了倍,那工资呢?绩效考核呢?年假呢?老婆孩子热炕头呢?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境界呢?单位的年终奖领导的嘉奖呢?

现实以上通通没有,就连口头嘉奖也没有。

好吧,文官不爱财,生活开销也不靠这些工资,哪怕没能力,没有功劳总有苦劳把?别的没有,熬资历混升职总可以吧?这么辛苦行政级别解决一下吧?没有实职先给个巡视员调研员这个应该吧?

这个要求很正常,但就当时情况而言实际操作起来具有一定难度。

按照正常流程,先得本部门同意,本部门把报告打到吏部,吏部转到人事司(文选清吏司),通过后上报正副部长,正部长批准,上报皇上。

如果是一般的中下级官员,内阁和司礼监批红,程序性的划一道就完事。

到此一切完事。

可问题是绝大多数情况都到不了最后一步。

本部门同意,可本部门领导(尚书)不在怎么办?第一步都没迈出去。

运气不错,本部门领导在职且对你的功罪哦给予高度肯定,报告打到吏部,人事司负责。

这才开始走流程。

这时候需要祈祷,人事司的负责人在职,而且具体负责的郎中、员外郎也在职。

如果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审查通过,再上报正副部长。

正部长不在,副部长有一个,可说话不算数;再等,等到副部长挂了常务头衔(署部事)说话算数了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了,你倾诉一番口述,领导也表示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咱们吏部这边没事了,给你上报皇上,只要皇上批准,一切完成。

到这里可以松一口气了?你想多了。因为万历同志很少看奏章,要么不看要么得等哪天心情好了看。

看也是挑重要的看看,保不齐看到某位矿监弹劾当地官员当时勃然大怒,剩下的也就不看了。

所以多会能升职,这个属于运气问题。

如果是中下级官员,不用皇帝点头,由内阁负责,是不是逃过一劫?是不是可以升职呢?

也不好说,因为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内阁。

万历三十六年,李成梁被弹劾卸任辽东总兵,弹劾李成梁的正是当时内阁首辅朱赓。

同年,朱赓因病去世。

首辅的位置就由原先的次辅李廷机接任。

李廷机,福建人,想当初是一表人才,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溢到什么程度?也就考了个状元。

按照统计,和类似今天统计高考状元的以后人生发展相似,做到首辅这个位置的大多不是一甲(状元榜眼探花),这样看来李廷机算是个例外。

不过李廷机的状元最后也没当上,而是因为主考官的个人喜爱给了另外一人,李廷机莫名其妙的成为了榜眼,全国第一成了全国第二。

不过李廷机并没有满腹怨气,还是正常发展,该干嘛干嘛,其才华被张居正所欣赏,请李廷机做自己的家教老师。

有如此好的机会,旁人都羡慕的红了眼睛,能搭上张居正这条线那简直就是坐了火箭,李廷机却委婉的拒绝了。

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李廷机看不惯张居正的大权独揽,是“反张”分子。

张居正倒台后,“反张”运动如火如荼,李廷机却站了出来,冒着丢官的风险肯定张居正的功绩。

李廷机,真正的君子。

除此之外,可能是因为自己身上的痛,李廷机对科考舞弊那是深恶痛绝,毫不手软;当礼部尚书的时候,开源节流,省下来的钱给不富裕的官吏发补贴,从而希望他们不要因为贫穷而去贪污腐败。

让李廷机名扬北京的是李廷机乐善好施,看见乞丐心里就难受,难受就给钱,全北京的乞丐都认识李廷机,因此也得了“李阁老李大善人”这么一个称号。

而李廷机这一辈子自己都是没有什么钱的。

但让李廷机在历史留下的事迹,却是因为这样一件轶事,一件堪称中国辞职第一人的轶事,某段时间因“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而引发的各式各样辞职理由的潮流,在李廷机面前只是“洒洒水”。

李廷机当了内阁首辅之后,发现六部九卿这些岗位本应该有55人,可出现空缺的就足有24人,近乎一半。

用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些人可都是正儿八经的正部级。

李廷机上奏万历,请求补充官员,写了一封没回信就写第二封。结果李廷机这边写,万历这边没表示,那边的官员还在减少。

李廷机眼看这不是个事啊,决心以退为进,以自己这个首辅辞职来逼迫万历,别人可以不理这下皇上总不能不理自己吧。

出乎李老头预料,万历还真没理。

眼见事到如此,李廷机真的决意辞职了。为了不留退路,北京的房子也卖了,先打发家人先行一步回福建老家,自己打了辞职报告等批下来交接工作一完成随后就到。

李廷机是天真的。

住处也没了,李廷机找了个寺庙凑乎两天,外带也爱谈论佛法,觉得这也就临时打发,自己辞职报告很快就批下来了。

第一封,没反馈;第二封,没反馈;第三封,没反馈;第五封,还是没反馈。

李廷机的辞职报告写了一封又一封,这日子也过了一天又一天,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李廷机写了123封辞职报告,时间也过去了整整五年。

辞职没成功,在庙里的暂住成了常住,成为生命中的第二个家,李廷机因此得到了一个流传当时朝野上下街头巷尾和以后名垂青史的外号:

庙住阁老。

如果不是李廷机估量辞职报告是没什么希望了一咬牙一跺脚没有经过组织批准擅自离开北京,这123封辞职信和5年辞职时光的纪录还会延续。

相信李廷机是后悔的,这是李廷机晚年乃至一生中最后悔的,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直接走人,白白浪费五年,试问人生能有几个五年啊!

四年后,李廷机病逝。

不过李廷机个人的悲剧还是有用的,起码给各部门的后辈官员在辞职这件事上提供了非常足够的经验教训,让大家少走了弯路,直接打三封辞职报告表达一下诚意,把大印和钥匙放在办公室。

这算好的,后来三封辞职报告缩减成了一封,更有甚至连报告都懒得写直接和同事打个招呼走人,反正也没人管,有的部门就连正印也丢了。

李廷机之后的首辅叶向高,面对的现象更加艰难,管理日常事物的部门一把手带二把手三十个职位在位的有七个,内阁里就叶向高一个人,有一次生病病了一个月朝堂上下无人主事,补充空缺官员的报告过了两年才批下来。

不过在有些事情万历的效率是惊人的高校,比如对待太监的奏报,可以保证当天解决;比如对待郑贵妃和儿子朱常洵后来的福王。

按照礼制,藩王要去就藩而不允许留在京城,福王不去万历也不说,对于这个疼爱的儿子,万历异常的大方,单就土地这一项要给福王四万顷。

四万顷,四百万亩土地。

这四百万亩土地是不需要纳税的。

明朝的财政崩溃,一个是因为女真兴起而爆发的“辽事”,前线开支;另一个则是内部的土地兼并,这些皇室宗亲把大量土地圈占为自己的名其曰为“皇庄”,不需要缴纳赋税给国家,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而更多的官僚、太监、武将也无所不用其极想尽各种方法侵占土地,大官圈占几千亩,小官圈占几十亩,民田难办就把主意打到军屯上,而万历父子则是其中最优秀最杰出的代表。

皇帝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地主,这个精辟的结论并不适用于每个皇帝,但绝对适用于万历皇帝。

我所在的山西,土地都划给了福王,近邻几省也如此,可还是远远不够,万历还要把湖广划给福王。

叶向高对此的态度被记载在了史书中,只有三个字:

  “国家没太阳了。”(国无日)

在叶向高等人的强烈反对下,主要原因是真的没有土地了,福王“只”得到了两万顷也就是两百万亩的土地,万历把湖广的盐铁交给福王作为补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