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戏”、“出戏”锻造最强辅助能力
今晚偶然和班里的补习生聊这样一个话题——姑娘说“趁着一轮复习,抓紧了时间问老师,要不然到了二轮,简单的问题拿去问老师,我怕被骂”。今日的我读懂了姑娘内心的恐惧,她害怕,害怕被骂,害怕因为简单的问题到了备考后期还没弄清楚而被责备。这样的状态,在教室里每一天都上演上千遍。虽然一直都知道学生不敢问,仅仅是害怕受责备,我从未像今天这样愉快地疏导过。
看着姑娘皱起来的眉头,我瞬间很想笑。但我忍住了,我开口便说:我现在读懂你的处境,你此刻相当焦虑,你正在用一种“害怕”的焦虑去面对备考。她使劲地点点头,然后说自己已经烦恼了好几天了,压力好大。聊起面对问题的方式,我想起楚雯分享过:
面对世界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爱,另一种是恐惧。
我问她,你在去问问题的时候,你更多时候预设什么样的结果?(被骂——害怕;得到解答——收获,开心)显然,姑娘说怕被骂。现在还没有到二轮,你要抱着这样的害怕一直扛到二轮么?万一到二轮的时候,你还有这些简单的问题没有弄清楚,你去问了,没有被骂呢?岂不是自己白白担忧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说:老师,我该怎么办?我很仔细地追问了一句:你觉得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她说:老师生气。我瞬间追问:因为老师生气了,然后你就觉得自己也不好受了,是这样么?她点头就像捣蒜一样用力。
此刻,我晓得这姑娘的共情能力非常强,能敏锐的捕捉得到人的情绪变化,我顺势而出声:你能敏锐地感觉到老师的情绪变化,但你不喜欢自己这样,对么?她说:是的,我觉得这样一点都不好。但我告诉她,在我的眼里,共情力强是她最大的优势,能敏锐的捕捉周围瞬间消逝的信息,这是好事。当然,这有好的一面,也会有不好的一面。我想到绿绿曾经分享过的“看戏”角色分裂体验。看剧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跟着剧里的角色悲伤而悲伤,甚至流涕痛哭,然而当剧场时间结束,再和旁人谈起剧中的情节时,又是有说有笑,不再是那一番悲痛流涕的表现了。这是为什么呢?补习生走备考路,我建议她慢慢体会看剧的这两种心情,她说不敢看,因为自己太容易入迷了。哈哈,这个姑娘真的是太有意思了。我笑着跟她说:体会“看剧”时的情感变动,这就是“入戏”;体会剧后“聊剧”的情感变动,这就是“出戏”,也就是旁观者的角度。
当你去问问题的时候,你对于能不能顺利得到解答,关注度高,自己又是当事人,加上自己的共情力强大,你很容易“入戏”,受到老师的情绪牵动,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张三问李四老师问题,李四老师生气了,你作为旁观者,你怎么看待呢?她说,我觉得应该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就行了,老师是笑着解答还是生气解答,其实也没什么大碍了。真不错,这么快就可以在“入戏”和“出戏”的角色里切换自如,这回抓住重点了吧。老师生不生气不是关键,你作为有疑惑的学生来解惑,答疑才是你的核心目标。她再次点点头,表示高度赞同。
随后,她还是小小声的问:可是我还是有点怕啊,怎么办?我想既然已经抓住了主要的问题,那就给她支一招——亮身份。怎么亮身份呢?几年前,我曾经给我的体育生讲过,怎样问问题不会被骂——拿着问题去找老师的时候,要先说“老师,我是体育生,这个题目挺简单的,只是我现在还不太懂,麻烦您讲一下”,那一年备考,几个基础比较弱的体育生被没有跟我反馈因为问题简单而被骂的情况。我告诉她:亮身份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情况讲得清楚一点,老师明知道你基础弱,你自己怎么都弄不清楚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一般不会责备你的。我们老师在答疑的时候,其实做的就是一个辅助的工作。
“你觉得老师这个角色在你心里,当你拿着问题去求解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角色?”我问道。我脑子里闪过一些比喻的碎片,有王者荣耀,有斗罗大陆,我笑嘻嘻地问:你觉得你在备考的时候,老师最像那一个角色?她说,最像辅助。
问问题的时候,你在向老师求助,同时老师也在展示Ta的人格魅力。如果有兴趣,试一试“旁观者”的视角去解惑,看看你的老师是不是最强辅助,即便是生气,Ta也会默默的给你的困难搭一个台阶,你踩着台阶上就是了。
此刻我重温了一遍学习的愉快收获感,更深刻地体会到“为人师,是引领,更是辅助”。强大的辅助,更多时候能顺应着来访者的高台的高矮程度,为他/她搭一个高度合适的台阶,那是为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来访时刻的私人订制。
在我的教师成长路上,值得我去锻造万变搭台阶的能力,做备考荣耀路上的最强辅助。
走到车棚的时候,我又想起了17级备考过程中,我身处水深火热的情形,这不是别人给我的困难,是我自己处于自己成长突破的关键期,任何人都帮不了我,仅仅是自己的内核意识还没有升级。此刻,回望自己的教师成长路,联想到最喜欢的角色,我更清晰地明白这个阶段的我在哪一个角色里更能发挥功能。是辅助,这个阶段的自己在团队里,我最适合的位置不是主帅,是辅助。当然,未来这个小辅助也会有能坚定挂帅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