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 《爱有8种习惯》

2017-03-22  本文已影响346人  戰敭

爱的8种习惯分别是慷慨、静默、求真、坦诚、游戏、宽恕、慈悲,和社群。

一. 慷慨的习惯

人类的精神就像大海,既需要河水流入,也需要河水流出,这样才能孕育生命,产生能量。
当爱从我们心中流出时,更多的爱会流入我们的心中。
当我恩向爱敞开心扉时,我们不仅将这种传递给了他人,也能接受到其他人给予的爱。
流出决定了流入。我们给予得越多,我们的人生就越有活力,精神就越强大,生命就越深刻。

每个慷慨的举动都是在给予祝福。
在祝福他人时,某种力量就被释放出来了这种力量能够穿透并挫败源于恐惧的抗拒。
从外表看,它或许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被祝福着的内心却被触动,变化已然发生。

如何践行慷慨

二. 静默的习惯

恐惧常常以忙乱和疲劳为食
生活的压力,紧要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因为涉及许多我们必须承担和履行的责任。
而当我们进入静默中,我们就能找到自我,超越自我,更轻松承受这些日常生活的压力。
取而代之的,是无言的信心。
由于现在我们和心灵深处的爱之源泉联系起来了,我们会有足够的本领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静默既是身体的体验,也是心灵和灵性的状态。
当我们的肌肉在静默中放松下来时,我们身体内在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从紧张,激动变得清醒,清凉。
我们的呼吸节奏也会变得平静而从容。
我们的心灵,也初见下沉,到充满动荡,混乱的人生睡眠的下方,所有的自我特征在深处汇聚,与我们的灵魂融合,我们的灵魂是爱的居所,是我们内心中的至爱者。

如何修习静默

三. 求真的习惯

生活不是戏剧,我们不会收到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抉择和摆脱困境的剧本和文件,
然而求真的习惯能够帮我们认识到,哪些言语,举止,行为涉及到我们的名字。
真理不会追随我们,而我们必须追随真理,真理并不听从给我们的计划,相反它有时给到我们冲击和阻力,但是如果我们真诚地相信自己在追随真理,那么我们就能相信,我们也能驾驭随后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这恰恰是信仰的本质。
求真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就在于,真理是个观点问题,它不是一个事实问题。
在聆听真理对我们的呼唤时,我们首先必须履行自身责任,而不是坚持让其他人用完全相同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有时我们需要接受分歧,知道怎样最好接纳分歧。这可能意味着离弃我们所珍爱的人,也可能意味着接纳真理观念不同于自己的人。
真理不是成套的想法,不能被完全包含在一个人的头脑,言语,概念或想法当中,它过于活泼广阔,不受人类控制。真理是不断发展的,是我们对自身和世界运转方式的一系列洞见,理解,启示和顿悟。真理总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如何实践真理

四.坦诚的习惯

坦诚的做法实际上是关爱之举,关心自己和他人,以及彼此的交情。坦诚也是充满爱与信念的举动,使人际关系拥有更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勇敢而坦诚的对话能够让彼此关系更丰富,更深刻,更持久,经受各种挑战。有些时候,你可能觉得坦诚是徒然的,事与愿违的,但是必须记住,坦诚的习惯,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终点。
在坦诚时如何表达可能会让对方失控,愤怒或产生戒备心理的看法,是一种挑战,也是技巧。当我们与他人意见分歧时,坦诚会让我们接纳并珍惜这段宝贵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分享不同的看法并尊重彼此,这是我们能够给予他人的最大赞美。
通常情况下,在坦诚的交流中,互动的成功与否可能会取决于很多外在因素,例如时间和地点,在不带偏见的场所,双方都冷静的时候,这种勇敢的谈话能够更有成效。但是即使我们采取了所有能够想到的预防措施,心态开明并有宽宏大量的精神,交流仍然可能导致感情受到伤害。我们没有办法来决定或引导别人如何回应我们的行为。这时候怀着爱的态度来真诚践行坦诚的习惯,本身就已经足够。

如何实践坦诚

五. 游戏的习惯

焦虑会让我们无法跟随生活的节奏,让我们无法接触充满爱的自我。每一种爱的习惯都需要我们认真参与,但游戏要求我们区分这种认真和致命的严肃。严肃会让我们以为自己所担忧的某个问题是整个宇宙唯一迫切的问题。把自己太当回事,就会无法从创造性的角度看待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让我们害怕的利害关系之外,我们会丧失对其他所有事物的兴趣。这是胆怯。而当我们出于爱而行动,就更容易让游戏进入生活,并将受益于随之而来的无忧无虑和灵活变通。
游戏的习惯能真正改变我们大脑的化学物质,让我们得到释放,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有创造性,有建设性,快乐。游戏使我们可以给予自己以及他人最有爱心的礼物之一。通过它,我们变得更有创意,神清气爽,不沉闷呆板。其他人可以更轻松接近我们,也使我们的观点也变得更深刻。

如何实践游戏

六.宽恕的习惯

宽恕的习惯更多设计受难者,而不是引起痛苦的人,事和情况。我们常常很难接受宽恕的概念,因为我们相信冒犯我们的人才是问题的根源。我们怎么能原谅肇事逃逸的司机,虐待我们的配偶,或是疏忽的外科医生呢?宽恕的习惯给予我们的礼物就是,它避免让施害者的罪遮盖了受害者的自由和权利。最终,宽恕更多涉及受害者的痊愈和自由。而不是施害者。
当我们经历宽恕时,有爱的强大能量被释放出来,穿透全身。在我们实现宽恕之前,那些现实和想象中的伤害无比痛苦悲伤混乱地纠缠我们的身心。但当我们最终原谅的时候,淤塞物边会融化,生命之河又可以重新流淌。这种能量变成了爱,光明和清醒,我们的灵魂就好像从囚禁中解脱。
通过宽恕的习惯,我们会面对人生旅程中及其艰巨的事情,在经历重大伤痛以后,回归自由,完整,心灵开放的自我。我们关注那些让我们遭受蔑视,羞辱,不公,暴力或威胁的时刻。这些伤害让我们内心恐惧,害怕不公得不到纠正。这种伤害根于我们的内心,成为痛苦,愤怒和怨恨的根源,让我们陷入充满恐惧的自我之中。这种生活会让我们心力交瘁,让我们遭受的痛苦在心中持续下去。我们需要思考,我们是继续停留在过去,还是利用宽恕的力量来继续生活,走向自由和爱。我们陷越深,就越可能诱使他人也陷入留存在我们心里的伤害之中。至爱者希望我们是条河,而不是个死谭。
宽恕真的仅仅是某种自我治愈和自强自立的行为。
而当实在无法彻底原谅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时,只要做出宽恕时可取的决定便可以。尽管我们无法宽恕,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宽恕。至爱者的强大力量将满足你宽恕别人的愿望,帮助你踏上治疗之旅。

如何实践宽恕

七. 慈悲的习惯

当我们实践慈悲的习惯,就选择了为他人映照出他们自身再也无法看到的东西。所有人心中都有神圣的至爱者之光,每个人,无论我们看起来多么平凡,出色或古怪,都远远不是我们在生活中所做事情的总和。如果相信所有人本质上都是善良的我们必然会做出这样的推论,我们是为毫不人道或伤天害理的行为,体现了作恶者的痛苦和疾病。
虽然慈悲并非最难理解的爱的习惯,但是却可能是最难以接受并付诸实践的习惯。它要求我们处于这样的信念而行动,即每个人本质上都是善良的。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宽恕将人引向慈悲。在宽恕中我们重点关注别人对我们做过的事情。而在慈悲中,我们专注于别人可能对我们和其他人所做的事情。当我们能超越他人的伤害性行为,洞察到潜藏在阴影深处的善良时,这将有助于我们揭示那种善良,激发那个人重新觉悟到充满爱的自我。在实践慈悲的习惯时,我们是在馈赠他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纵容令人发指的行为或淡化这些罪行的严重性。在公正的社会必须有法治问责。这表明,我们知道肇事者也在承受痛苦,而且相信他们内心最深处仍然有善良和光明。他们并没有丧失全部的良知。在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扩展慈悲心,帮助那个人再次扎到那个爱与被爱的自我。当我们这么做时,是在正式痊愈的可能性。
虽然我们有时候可能很难产生慈悲心,当我们受到伤害或感到恐惧时尤其如此,但我们可以学会将其纳入我们的日常活动之中。不需要立刻就做到慈悲,重要的是,我们要逐渐前进。只要我们希望将慈悲的能量给予别人,克服那个充满恐惧的自我阻力和狡辩,我们就已经踏上了慈悲的征程。

如何实践慈悲

八. 社群的习惯

当与他人隔绝时,我们只不过是一粒微笑的沙子。轻易就能被吹走。在我们选择的社区中,我们成了岩石。能够勇敢面对大海的怒涛。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事物,会间接影响到所有人。人不能离群索居,群体能够克服其他习惯无法克服的恐惧—最核心的恐惧,即:我们本质上都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需要社群给我们勇气,激励我们去改变,要求我们承担责任,不管这种社群是我们采用什么形式找到或创建的,我们不能独自渡过难关。也不想独自度过美好时光。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痛苦和喜悦有助于让我们远离恐惧本性中的黑暗,接纳我们心中始终存在的爱与被爱的自我。社交有助于我们敞开心灵。
然而团队并不意味着盲从,真正的团队能够包容意见,甚至鼓励不同意见和个性存在。当拥有独立思考的人组成齐心协力的团体,欣赏和肯定相互之间的分歧并且不会因此相互排斥时,就形成了健康的社群。
我们终生都需要远离与世隔绝和从众思维。走向温暖和力量的群社。

如何实践社群

当我们向丰盈之爱敞开心扉之时,我们的生命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世界也将变得更为公平公正。让我们放下积怨,放下对自己或他人的责备,通过赞美并分享已然安住在我们心中的爱,让自己摆脱深受其苦的恐惧,愤怒和悲伤。在内心找到勇敢而充满创造力的声音,告别索然无味的沉闷生活,开始充满活力的欢快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