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闺女》的吴昕,看到内在恐惧
最近,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很火了。
它的播出,瘦到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很多人是被吴昕感动,因为再吴昕身上也看到了自己。
舞台上那个光芒四射、傻白甜的女孩,却是这样悲观,极度不自信,还有很多焦虑,负能量,甚至是恐惧的人
为什么吴昕的哭诉,让我们心头一紧呢?
因为,那个在外人面前表现正能量,但却对亲近的人及抱怨又消极的人不仅是吴昕,还有我们自己
我们内心明明已经千疮百孔,负能量满满,但却非要硬撑着给人一种,我是永远的小太阳、正能量爆棚的假象。
人,活着真特么的累。但是,人又这么矛盾的。
佛陀已经告诉世人“人生皆苦”
为什么人这么特么矛盾?
我们之所以无法接受自己的负能量和千疮百孔,
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潜意识中认为,这是不被别人接纳的
我的一个督导老师说,我是一个很假的人。
当时非常不明白,通过第三人去观察,发现,我是一个非常假的人。
为了让别人接纳自己,戒掉了那些让人觉得不好甚至是消极的情绪。
积极打造应该属于自己的“人设”
但是,却忽略了,忽略、拒绝甚至是压抑的负面情绪,它会像猛兽一样反弹回来,给我们致命一击。
于是,我们变成了一个纠结,矛盾和拧巴的人。
白天要维持我们该有的“人设”,
晚上那份焦虑和恐惧伴随着我们,将其吞噬下去。
人人都是值得被爱的人
吴昕从小是别人家的孩子,懂事,听话,学习好。
这种“别人家的孩子”一方面会努力维护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光辉形象;
一方面极力的讨好父母,希望在父母口中得到更多的表扬,就会极力压抑自己的需求。
迎合别人,为了那份自己的价值感。
其实,这边背后是深深的恐惧和不配得感
所以,当吴昕的节目被砍掉的时候,她把自己全部否定了。
原因是她不够好,但是却忘了维嘉的节目也被拿掉了。
看到这里,我非常的心疼她,我知道,她的背后是深深的恐惧。但是这份恐惧没有被觉察出
看见,既疗愈
但是这份恐惧,没有被她没有看见
最基本的恐惧两种
一、害怕无法生存
二、害怕得不到爱
我们的文化并没有教我们如何妥善低面对恐惧,相反的,我们学习到的是否定它以及克服它。同时努力的呈现出一个形象,让他人及自己相信自己是没有恐惧的,甚至为自己的恐惧感到羞愧。
如果我们无法友善的接受自己的恐惧,我们也就无法和自己内在的敏感维持良好关系;并且不会以流动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我们就永远无法学会以健康的方式来链接自己的力量,从而产生内耗
于是,那些“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变成了父母期待的样子内化在心底,然后,用这样的方式训练自己。
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于是,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不认可自己,不断的进行内耗......
看见,既被疗愈
中国式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会不断的向外寻找力量。
比如:期待被人夸奖,得到认可,得到尊重。
但是却忘记了自己否是夸奖自己,认可自己,尊重自己。
那些原本应该流动起来的情绪,被自己硬生生的打压,压抑,控制住了。认为悲伤、愤怒这些情绪是负面的,不应该有的,同时也有会深深的羞耻感。
当我们做得不好的时候,对自己更加自责;
当我们想要开心享受时,内心充满负罪感;
当我们不能满足别人的期待时,内心又恐惧不安。
但是,今天我想跟你说,受到不公的待遇时,可以为自己争取权利;难过委屈的时候,允许自己悲伤;生气的时候,允许自己发泄愤怒,前提是自己和别人都是安全的。
看见自己第一步是,接纳和理解自己,允许自己有任何情绪
《小姐姐的花店》里的小S用尽所有力气证明自己过的很好、很自信。
直到宋佳一句“小S,我发现你一点都不爱你自己”时,小S泪崩
情绪有好有坏,有任何的情绪时,请先允许这个情绪在你的身上流动,静静的体验这种情绪,不急于评判这个情绪的好坏。做好做不好都没有关系,让自己舒服就好了。
什么是爱自己?
给自己买很名贵的包包?
送自己一次豪华的邮轮旅行?
还是给自己做了很贵的医美项目?
我觉得都不是,真正的爱自己,是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在身体上流动,并且对自己说:
亲爱的自己,我知道你尽力了,做不好没关系,我不会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