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后人心,虽死而犹生:当世人能记住自己,死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文字:望月听琴
人都畏惧死亡,这是本能的求生欲体现。
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其实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只是在平日的生活中,很多杂七杂八的事分散了大家对死亡的注意力。
但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被忘记,被唾弃会更让人害怕。大多数人主观上虽然没意识到,可潜意识却是在乎的。
平日里不少小伙伴会比较在意个人口碑,特别是去世后在大家心中的评价。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个人口碑是社会性的体现之一,而社会性是构成人的生命的重要部分,这也是极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
不少人一般认为,构成生命的主要为两部分,首先是生物性的肉体,其次则是精神与思想。
但一个人的社会性也是构成生命的重要部分,毕竟,人是社会性动物,希望通过实现自我价值来融入所在的集体,这也是基于人类祖先是从群居时代走过来的基础。
一个人社交关系的和谐度甚至对寿命有很大影响,毕竟,社交状况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而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
尽管很多时候,大多数小伙伴并不认为社会性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潜意识里却是非常在乎的。
比如,近些年网络上流行的一种说法——社死。
相信很多小伙伴听见“社死”两个字就会不寒而栗。
是的,谁都会害怕被社死,毕竟,人是在乎口碑的。
为什么在乎口碑?当然是希望被群体接纳。人类的祖先学会了协作、互助,那时候,个体唯有被群体接纳方能生存下去,完全靠自己孤军奋战很难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下去。
因此,在远古时期,那些有集体意识,性格合群的人类活下了,而群体适应性差的原始人大多被淘汰了。
尽管过了许多年,时代也变了,但祖先的这些记忆依旧在我们现代人的潜意识里储藏着。
每个人都希望被群体认可,而想要被群体接纳,除了合群的性格以及自身能力以外,还有就是关于自己的口碑、风评了。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容错度比较低的环境中,且自己无法离开这种苛刻的环境时,就会更注重自己的口碑以及隐私安全。
正如前文所提,每个人都是害怕被社死的,一个人如果被孤立,无法正常社交,无法融入群体,那也就意味着,构成生命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失去了。
所以,社死一个人是很残忍的。
虽然不少人觉得,社死不算什么,毕竟人还活着,但这样的人生已经失去了意义。
当一个人被社死,且所处的环境长时间不包容自己,不接纳自己,那么他(她)也就无法实现个人价值。
所以,社死的本质就是精神凌迟。
人在潜意识里会把名誉看得比死亡还重要,因为名誉是不仅会影响我们这一辈子,在死后也是会依旧存在的。
一个人来世间走一趟,总要留下一些痕迹。
故而比起离世,死亡后的口碑,以及是否能让他人记得自己,是更具意义的存在。
生命是有限的,从古至今,人类都没有停止过追求长寿。古有炼丹、修行,如今科学家们也在努力研究长寿的药物。
但尽管如此,人类依旧无法改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坦然面对的结果。
不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也不论你的人生是跌宕起伏,还是平平无奇,都会让死亡来结束一切。
如何克服死亡恐惧,是每个人都应学会的一种内心习惯。
怕死是一种正常的心态,但要战胜死亡恐惧,也有许多办法。比如,繁衍后代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就是算最为常见的方法。毕竟,生育后代是对自己基因和血脉的延续。
如果能培养出比较出色的后代,那么作为父母,确实有一种生命在世间得以继续的欣慰。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父母总会把一些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不少人觉得,这样的父母自私也很功利,但很多时候,父母希望儿女成才也并非是因为如此,而是源自潜意识里想让自己的精神持续下去的强烈愿望,只是很多父母在主观上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即便肉体消失了,但精神和思想如果能被人传承,那也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的延续。
当然,除了繁衍后代的方法,想办法让世人记住自己,也是一种精神延续。
从古至今,这个世界就诞生了很多伟大的人,有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家,有的是作品经久不衰的文学家、艺术家,还有的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科学家……
他们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却永远活在了我们心中,被世人铭记。
这,就是一种精神在世间的延续,更是一种荣幸,正所谓“活在后人心,虽死而犹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