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论

网络 爱情 其它

2018-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二羽_ba63

这段日子的思维并不敏锐,我不想勉强,于是记下一些美丽的火花。

吃不到葡萄不仅要说它酸,也应赞美它的甜。瞥一眼,日历上赫然是“2000年”打头,四个月以前这显得很神秘神圣的词语满足了人们的欲望后回到了平凡的世界。《西财报》一篇经济小品文颇有见地,我选择了“喜欢看”理论性的文章,毕竟一贯的教育让我们能够写出太多的“散文”,很是不痛不痒。

伤感总是有的。有的我也在想,追求生活的情趣和高远的奋斗交织在一起,会不会很痛苦?必须放弃其一吗?

今天,我看完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伤感了片刻。一部凄美的影片,一本至情的小说,一个动人的故事,让我容易心动的人儿神伤。又想到,这些终究是虚构的,比各自的原型理想化了许多;伤感也终究是一时,喈叹式的。可有人写了,就告诉我们这是能够被想象和理解的故事。尽管有些人如厚黑学中所描述的一样拥有狗追骨头的期待满足感,但不可以用“所有人都这样”来下结论。

来看看这部堪称经典的网络爱情小说。“轻舞飞扬”,一个诗梦般的女子,直快机敏,对自己的“美丽”的自信让人想到她是理想化的;“痞子蔡”,温文尔雅而不失生活的情趣,纯情而深刻。故事的结尾却一如既往地“红颜薄命”(为什么不安排“须眉薄命”)。我不得不在伤感之后冷酷地说虚构仍是虚构,朋友,别只见其情不悟其意。首先是作者的文笔极为轻灵幽默;其次,作者为他与她设计了理想的性格,设计了“缘”程序。优秀的含义有很多种,俗话说:“黄瓜萝卜,各有所爱”,所以各位老兄不必为不能邂逅这样的女孩而叹气,也不必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抱怨。《缘,妙不可言》告诉人们缘分的差别往往就在你于电梯中站位的不同。

人们总爱把书籍、影视中的角色同现实生活中的人联系起来。卓和“轻舞飞扬”有几分相似(发誓不是指书中结果哈),外露的明快华丽,内在的理智情感,两者兼之的聪慧。(联想到不久前听说评出了“系花”,这种事竟然男生不知道;看到那么多“像男人的女人”,我看不如评谁最有女人味,柔情似水,体贴淑敏,不过选来选去大概还是那个“系花”凌辉最有女人味了)我有的是冷趣和个性,尽管有时有点笨拙。申明一下,我与JHT一样,与女性的接触尚处于“不知第一垒垒包是方还是扁”的阶段。至于惊霄感性地送我“情圣”的称呼,大概是因为我经常追求浪漫吧。

《上海宝贝》够另类了,令思维开阔的大学生也连呼受不了。它是属于性文学,这个世界可成为学问的东西太多。有关“性”的问题,有空我也要论及,它和人性太密切了,简单地说就是“心理+生理”的现象。当然在厚厚的《海特性学报告》面前,我写千把字也就凑合着了。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属于生物工程的,又有人说二十世纪是网络的天下。我说一百年中,三者都必然是人类的主要工作。不过,网络的普及更现实,更快一些(虚拟人生不是那么简单了)。在发展中它也面临如基因工程与道德准则之间的矛盾般的困惑。网络会改变人类很多习惯和思维方式,它已发生了许多故事,就像《网络爱情》。网络故事同时也在警示人们不要在网络中迷失自我(网事不堪回首),这说明人们在生活中对网络的利用还是很原始的。五年后当网络正确地与人们生活结为一体的时候,人们对网络就像驾驶汽车一样,有了交通规则,撞车事故少了许多。

每次与歌娜叙话,我就止不住地吐露“肺腑”,没治了。两种上进的人,我和她却不同途。她走的是许多人走过并很可能成功的路,而我的路只属于张文涛,充满了危险和变数。我又是定了目标难回头的人。经历的世事不同,追求不同,方式也就不同。正确与否别人不仅无法判断,自己何尝有时也不自问呢?毕竟我放弃了太多太多在别人眼中弥足珍贵的“机遇”,就是为了最终的结果。时间是无法抗拒的,证明的那一天迟早会来到,何必惆怅。倒也好,我是甘于做幕后英雄了。

2000年4月8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