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的一首七言,让我们看到了竹子的坚强意志。
一提到竹子,我们大多会想到的是它那一节又一节的身躯,代表的是高风亮节。竹子代表的是一种气节,一种象征。古时,许多文人雅士都喜欢写竹,也喜欢栽竹来表示自己的气节。其中为人们所乐道的便有魏末晋初的竹林七贤。
竹子代表的是美好,代表的是宁静,安谧祥和。代表的是高风亮节,它给人的感觉是平静而又后续勃发。它总是默默努力,然后再拼命向上,它从不会争妍斗艳,只是按照自己的步骤,一步步地向上生长。我们都知道竹子在前期生长时非常的缓慢,那是因为它要在地下为自己扎根,直到最后才会拼命的向上,以每天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生长着 直至最后连成一片,形成茂密的竹林。
在不同的地方竹子也有不同的形态。在南方我们可以看到千亩竹林,竹子的品种繁多,生长地很是茂盛,竹子一般粗壮高大。千亩竹林遮天蔽日,蔚为壮观。饭后闲暇时坐于竹林下听风从竹林中穿过,竹叶沙沙作响,十分惬意。穿一身古装,漫步游于竹林之中,拍一组美美的照片,这在很久之前便已成了我的一个愿望。
而在北方竹子一般多是细小的,还有更多的是盆景竹栽。放在家中和是清雅可爱。盆栽一般多精巧细致,不像南方那样将竹子栽种于围墙之外,茂盛的竹子将院墙围成一片,那一栋栋被竹子围起来的独立住所,无论是从远处看来还是居于其中都给人一种清幽雅致的感觉。
南方那种自然生长蓬勃向上的竹子,代表的是自然的力量。北方的竹自然生长的很少,因为那里的气候并不适合竹子,一般多靠人工培养,虽然精巧细致,但却少了一番自然的味道。
我家虽住于北方,但我仍希望自己的院中可以种满植物,尤其是成片的竹子。但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不知何时在院中一角不知从何处父亲移来了一株竹子。初见它时,我很是惊讶,也很是欢喜,心想我的愿望,或许可以实现了。那时我很是认真的对待它,上网去搜索北方的竹子,该如何养活。但渐渐的,热情退却之后。我们平时便很少再去管它。已不知有几年了,两年还是三年?这一株竹子一直自然的随四季变化而生长。我和父亲都从未特殊的关照过它,没有给它浇过水,没有给他修过枝叶。感觉就像是不要了一样,任它自生自灭。但其实我还是很希望他也可以像南方的竹子那样生长地很是茂密。我一直期待着它可以在院中为我繁衍出一片竹林,但那似乎只是一个奢望。
已经这么长时间了那株竹子一直是半死不活的状态。与刚移植过来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还是是那么矮,那么细,叶子一直都是半枯黄的状态,似乎随时都会死去。它让我觉得它似乎不是竹子,因为它并不向上生长,而是繁衍出了很多丫支,与我印象中的那样一节节向上生长的竹子很是不同。
但已经这么久了,那株竹子并没有死去,仍然孤零零地生长在那里。不知是为了聊解寂寞,还是为什么。父亲又移植了一株花,栽种于它的旁边,似乎是给它做伴,或者是为了用花的娇艳来刺激竹子生长,但那似乎也是徒劳。它仍然是最初的那副模样。
他不去生长也不死去,就好像静止了时间一样,静静的呆在那里,仿佛一切事物都与他无关,他只挂长在那里就好每次从竹子旁边经过,木总是期待看到他的变化,哪怕一点也好,虽然一点我也肉眼难以发现,但仍然希望他可以有所改变,毕竟这是我眼中的第一朱竹组丹丹师傅从来没有听到过我的呼唤有时我甚至在想,不如拔了它算了耽美到最终确认难以下手,不知是对他还抱有希望,还是为了什么?就这样,那个竹子直到现在还生长在那里
为竹写下这篇文章,我没有夸赞它,更没有贬低它,只为了想表达对我院中这株竹子的一种希望,它虽然一直是那副样子,半死不活。但仍然希望它可以像厚积薄发的那样,这几年的无所变化,只是为了后来的蓬勃生长,也许有一天我睁开眼走到院中,会看到一株与我一样高的竹子,再过几年之后,我真的可培养出一片竹林,实现我拍照片的那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