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错误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错误每个人都会犯,而我们都很怕犯错,这样就阻止了我们从错误中学习的可能,其实我们真正担心的是犯错后的惩罚,所以往往会不敢犯错。
殊不知不犯错就学不到多少东西,如果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犯错,只要想着能在错误中学习,每一次犯错都是学习的机会,那么我们便不会因噎废食。
当然错误不一定非得要自己犯一遍,我们也可以通过他人的错误来快速学习,记住:不要怕犯错,但也不要用两只脚去试水,从他人的错误学到自己的认知,从而合理规避风险。
0612更新
以身犯错才知道理是真
大前天去参加一个活动,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会上重点强调要全程带上口罩,但我没有戴。我心里想的是前面那么多次新冠我都没有感染,这次不戴大概率也不会有事,这是典型的认知偏误,以为前几次随机事件的结果就可以代表之后也会如此。
这次,我阳了。这是我第一次感染新冠,从感受到自己发烧到今天,我总的有四个收获:
1.在陌生环境中务必要小心谨慎。和熟悉环境不同,陌生环境中有很多未知的事情,这就提高了我们面对未知的风险,比如这次活动,由于大家来自五湖四海都不熟悉,我对感染新冠的认知,还限于在自己学校和家里这种熟悉环境里,所以活动才开始没两天我就中招了。以后在陌生环境一定要做好防护,谨言慎行。
2.对评价不高的医院和人坚决不要抱有侥幸。昨天新冠症状进一步加重,于是去了较近的km市第一人民医院,谁知在院内各种周折来到传染科,挂了号前面排了5个人,心想很快看完还可以回家吃个午饭,谁曾想排队花了1小时15分钟,在等的过程中本来就在发热,椅子有没有靠背坐的很不舒服,然后感觉烧的更厉害了、咳嗽更厉害了,加上我是11:30去看的,还没吃饭,整个过程搞得我极其难受。通过观察前三个患者的诊断和我自己的就诊,我发现医生真实水平不行,庸医误诊,几乎都是问症状录入电脑,生成处方,再开一大堆检查。医生开完处方出来,我顺手就把处方揉碎扔垃圾桶,我都做了两次抗原均是阳性,症状明显到“新冠”都快写我脸上,你t m告诉我不能确定是甲流还是新冠,还要去做两种的的核酸检测,还要等结果出来才能开药,还要抽血,我n m真是服你了。回单位吐槽了一下,谁知道大家都有过去该医院乱精神的经历,回想一下暖子小时候手脱臼,去gm医院,医生挪了一下说好了,回去一晚上都说手疼,不能活动,第二天又去市儿童医院,医生也是简单的挪了一下,随即让孩子把手抬起来,马上就能自由活动去玩了。我一个朋友,一所学校校长,就在医院隔壁,感觉不舒服去检查,医生说没什么大问题,耽搁了一周,最后发现病情加重,去其他医院检查发现已经是带状疱疹非常严重的阶段了,全身包括脸上都长满了水泡,经历了想死的痛苦煎熬。庸医误诊,对于看病这种事情,即使再麻烦,即使再排队,也一定要去大医院,烂医院就是烂医院,大病小病都不要去,误了自己的身体和病情才是最不值得的,这种医院做不到雪中送炭,只会雪上加霜。谨记谨记。从此,自己和家人生病,原则上不进次医院。第二个悟道千万不要原谅一个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伤害你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区别,当然这个观点也太过武断了一些,但对于我们简化世界和筛选身边人确实有一定指导意义。听从内心,不喜欢就不要去靠近,即使有时候对方怀有好意但也要小心,致良知听吾心。
3.庸医只会做检查,小诊所却敢下猛药。我们小区有一所治疗效果比较快的小诊所,我去打过三次针,医生一次都没给我做过检查,简单问一下你得什么病,口述说一下就直接开针水输液。其实我内心也是比较慌张的,因为根本不知道他给你输的是什么,我做了功课,一半消退症状比较快的方式就是下猛药、大激素,我估计他应该会加入“地塞米松”来缓解症状。这又和烂医院的庸医形成了鲜明对比的两个极端,似乎我们就诊的体验总不会尽如人意,但却也不得不从中做出决策。病情逐步加重,去烂医院耽搁了病情进一步加重,在我的可选项里,此时只有下猛药了,只有能缓解症状,让我保持基本的生活工作能力,我只能去小诊所。
4.工作再忙也要记得偷偷懒。给自己和家人多留点时间,睡睡觉、运动运动、刷刷视频,一旦安排的太过满档,总会神经绷紧,特别是熬夜,我今年生了两次病都跟我在病前熬夜有关。其实分析自己是否可以不熬夜也能把事情做好,其实是可以的,克服拖延,提高白天时间使用的效率就可以做到。要偷晚懒、不要偷早懒,先把事情搞好了就好好休息放松,这样压力就不会很大。加油,挑战拖延,还我自由。